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临床上易与其他慢性气道疾病混淆。

  本病早期被认为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慢性气管感染症,我国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DPB患者。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觉性尤其重要。

  本期微访谈,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医院副院长、呼吸病研究室主任

李惠萍教授作客,就“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探讨,为大家答疑解惑。

  访谈嘉宾:

  李惠萍教授,医院副院长、呼吸科主任,呼吸病研究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全国间质病学组副组长,美国ACCP学会中国首批资深会员、亚太呼吸病学会(APSR)会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

  从医近30年来,在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COPD、呼吸道感染等肺部疾病以及危重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结节病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患者提问:

  1、弛也可:向

李惠萍教授提问:DPB与ILD、DPLD之间的鉴别诊断要点如何?目前在治疗上有何新的进展?

  李惠萍教授:DPB是小气道病变,而ILD是间质性病变,不是一回事情。只是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鉴别要点:最主要的差别一方面是临床症状不同,DPB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合并绿脓杆菌感染,因此有大量的脓痰,而ILD是干咳,通常没有痰;另一方面,从CT上DPB是小叶中心性结节,而ILD多半沿着胸膜分布的间质性改变,网状影,蜂窝肺等。鉴别不难。DPB治疗没有太多的新进展。主要强调以大环内酯为主的综合治疗。

  2、wien:向

李惠萍教授提问:李教授,您好!DPB患者在影像学上与粟粒性肺结核、弥漫型肺支气管肺泡癌等如何鉴别,谢谢!

  李惠萍教授:DPB在CT上表现为沿着气道分布的小结节,两肺分布比较均匀,类似树枝出芽状,也称为“树芽征:,而粟粒性结核是随机分布的,没有沿着气道分布的特点,而且大小非常均一,边界清晰,临床也没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慢性副鼻窦炎等表现,应该容易鉴别。至于肺泡细胞癌的结节大小不一致,没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等气道感染的表现,且很容易找到癌细胞,这些都有助于鉴别。









































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wh/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