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当然也非常好动,因此家长要费更大的精力去看护。而往往给自己娃“挖坑”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今天要说的这个案例,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家庭一起吃饭时,如果有人喝酒,就会有“不懂事”的大人喂宝宝喝,看着宝宝辣得龇牙咧嘴的,还挺开心。这不,就有一个2岁的孩子,就这样被自己的亲爹“坑了”!
小主人公欣欣来自济源,2岁半了,是家里的开心果。家里吃饭时,欣欣爸照例拿出白酒准备小酌两杯。但这一幕被小欣欣看到,以为是好喝的非要喝,架不住孩子的纠缠,欣欣爸也觉小孩子喝一点没什么问题,就让孩子抿了几口,看着孩子被辣的“张牙舞爪”的样子,甚是可爱。这一幕被刚从厨房出来的欣欣妈看到,想制止但已经晚了。欣欣妈担心的说,小欣欣这段时间不舒服,一直在吃头孢,网上说头孢不能和白酒同服,会中毒的!
上网搜了一些知识后,一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急诊。医生的建议是,为避免酒精的吸收,尽快安排洗胃。可想而知,医生、护士、家属同时按着一个2岁半的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洗胃,孩子太小,感觉非常难受,又什么也不懂,只有大声哭泣,拼命挣扎,做着无效的反抗。万幸的是发现及时,医生建议在门诊观察。
网上说的“头孢就酒,小命立马没有”,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很多媒体平台也做过很多相关的科普,尤其是临近年关等时段,这样的文章更多,就是为大家提醒,但仍有很多人不重视。在医学上,吃头孢的时候喝酒,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是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有致命的危险。一般来说,在服用头孢类药物后的7—14天内,都要避免接触酒精类饮品,也包括藿香正气水,酒心巧克力、醉虾、啤酒鸭等等。
对于孩子来说,因为组织器官发育还不完善,不管有没有服用头孢,都不应该喝酒,滴酒也不行,酒精对于孩子的危害会更大!
由于头孢菌素类种类多,每种药物的适应证、抗菌谱、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不良反应不尽相同,易造成混淆和困惑,因此,我们首先对五代头孢进行简易对比,便于记忆。头孢类药物属于抗生素的一种,对敏感细菌才能够起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对病毒没有任何杀伤力。
那什么时候该用头孢呢?大家口中的头孢,其实是指头孢类药物。作为抗生素“成员”的头孢类药物,显然只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病毒是没有任何杀伤力的。而大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前两天宝宝手足口医生给开了头孢...”“我们这边咳嗽发烧都会开头孢...”“大宝支气管炎、二宝扁桃体发炎,都让吃头孢怎么办?”这个时候,到底该不该用头孢呢?认真讲,关键要看这些疾病是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那么,家长该如何辨别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呢?可以根据症状先初步判断,医院做血常规、鼻咽拭子的检查。所以,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感冒发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喉咙发炎、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扁桃体发炎等常见儿童疾病。并确诊,是由细菌感染或合并(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要用头孢类药物。头孢分这么多种,哪种更厉害呀?
头孢虽然类别多,但没有谁更厉害一说,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家长就不用担心了!另外也要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自行给娃用头孢!头孢搭配禁忌很多,一旦吃错,治病良药秒变“夺命药”!用头孢,记住这条原则!生活中,常见头孢类药物分为: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两种类型。?头孢菌素头孢菌素根据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的不同又分为四代:?2、头霉素类而头霉素类品种又包括: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每种头孢类药物擅长抗细菌的种类有区别。所以家长们有时会问:“我家宝宝鼻窦炎该用哪个‘头孢’呢?”答案是:要看所感细菌。这样专业的判断,自然要交由医生来检测,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但家长和医生都要记住一个用药原则:常规的细菌感染,先从第一代头孢用起。那有哪些药品不能和头孢同时服用呢?头孢别乱用,5种混搭要命!头孢的搭配禁忌很多,一旦吃错,轻则降低治疗效果,重则变身“夺命”头孢!①头孢+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对头孢过敏的娃,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但地塞米松等的抗过敏作用可能掩盖过敏症状,延误抢救时机,最终致死!比如下面这则新闻:②头孢+藿香正气水:大部分藿香正气水中都含有酒精,TA在体内消化产生乙醛。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在体内的代谢,造成乙醛蓄积,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③头孢+复方甘草口服液:复方甘草口服液的成分中含有阿片酊,会抑制咳嗽中枢。另外它还含有乙醇,不可与头孢联用。④头孢+止咳糖浆:有些止咳糖浆含有乙醇,如果和头孢一起服用,同样会产生和“头孢配酒,说走就走”的效果。⑤头孢+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头孢和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时,可在肺和肾中出现钙沉积,增加死亡风险。简而言之,要命!别用就对了!尤其是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禁止混合静脉使用,应单独给药。除了知道不能和头孢混搭的药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哪些情况是禁用和慎用头孢的。头孢用药不出错,牢记6点!在给娃使用头孢类药物时,牢记以下6点,不出错:1.使用前先进行皮试实验。虽然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使用头孢必须皮试。但是为了宝宝的安全,不论是口服还是静脉输液,都应当先询问宝宝的药物过敏史,进行头孢类抗生素的皮试试验。之前看到过一则头孢过敏致死的新闻:2.尽量首选口服给药。病情不严重:口服用药。病情严重:需要通过注射或静脉输液途径给药时,医院就诊,遵医嘱正确用药。3.用药期间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1)两种品种的头孢菌素不宜同时使用。2)遵医嘱服用各类头孢药物,不要自行用药。4.不要擅自停药。在治疗初期症状好转,不能擅自停药,应遵医嘱用足疗程。若一个疗程吃完未好,应及时复查后遵医嘱决定是否继续用药。5.服用期间,禁止宝宝使用含酒精的饮品或食物。这一点虽然会显得多余,却很有必要再提醒一下,服用头孢药物期间,禁止宝宝食用含酒精成分的食物或饮料。6.长时间使用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给宝宝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情况下,在用药期间应当定期复查血常规。头孢类抗菌药物并不是一种万能的药物,当然它也不是一种毒药。记住一条口诀:不滥用、必要时候不拒绝、能口服就口服、必要时选择静脉滴注。4种情况要警惕!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时,有些情况,小益要提醒家长们提高警惕:①有过敏史的患儿慎用在使用这类药品前,医生都会详细询问,既往是否有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因为同为“头孢”家族,有对应过敏史的患儿用药特别需要谨慎: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②不能与其他药混用原则上,抗菌药物和任何其他药物都不可随意的混合在一起给药,哪怕同是抗菌药物。建议大家:不要把两种药物同时溶解在一起,应该分别冲服。③服用头孢拉肚子,并不是过敏有的宝宝服用过头孢后,有腹泻反应。但这不是过敏导致的,而是抗生素杀死了肠道中有益菌,破坏了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导致的抗生素性腹泻。这是常见抗生素副作用,轻微的停药后就可以缓解,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益生菌,比如:布拉氏酵母菌散。④对头孢过敏≠一直不能用人体免疫系统是动态变化的,孩子对头孢过敏,并不代表一辈子都过敏。对某种头孢过敏,也不代表对其他头孢也过敏。如果过敏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儿童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用阿奇霉素替换。正规的治疗不仅能帮我们有效的控制病情,也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因为害怕“耐药菌”的产生而拒绝使用抗生素,导致病情恶化,那真是不划算。归根结底一句话:一定一定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谢谢!
注:(本篇文章内容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本平台旨在传播知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