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肺部感染的病因很多,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
胸部影像学检查对肺部感染的评价有重要的作用
1气管支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炎可能主要影响气管、主支气管或两者均影响。气管支气管炎往往是病毒感染的结果。病毒性气管支气管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感染,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胸片上可以看到声门下气管狭窄。偶尔,病毒感染可以完全损害宿主免疫力,合并细菌感染,在这种情况下X线表现主要是一种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气管炎罕见,儿童易感,成年人也会被感染,它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之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和白喉棒状杆菌罕见。细菌性气管炎产生炎性渗出物,可能导致气管管腔阻塞。
细菌性支气管感染在成年人中最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囊性肺纤维化患者。虽然胸片上可能显示气道壁增厚,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通常胸片只是用于排除相关性肺炎。CT特别是HRCT,可以看到气管壁增厚,呼气后空气潴留也许更加常见。
肺结核可以导致气道炎症和狭窄。其典型表现为肺叶支气管渐进性狭窄,伴有支气管壁增厚。最典型的为光滑、逐渐狭窄的肺叶支气管和支气管壁增厚。远端气管可能累及,通常是与累及的主支气管一致。
急性支气管炎可能伴随烟曲霉感染,它是一种发生在免疫抑制患者中的特殊类型的侵入性曲霉菌病。这种疾病胸片和CT通常表现为正常,在某些病例中CT可以看到局灶性气管壁增厚或斑块形成(图12-1)。
图12-1曲霉菌气管支气管炎
接受心脏移植的免疫抑制的患者轴位CT显示沿气管后壁及左外侧壁不规则性、稍高密度斑块(箭头),符合曲霉菌气管支气管炎
2细支气管炎
细支气管炎是指小气道的炎症,尤其是在膜性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中。
急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包括细支气管旁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炎症伴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急性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相关的病原体是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包括人偏肺病毒(hMPV),副流感病毒,3、7和21型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菌落也可以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累及大呼吸道的细菌和真菌生物也能导致传染性支气管炎。
多数临床症状显著的病毒性细支气管感染出现在较小的儿童中。RSV是最常见的感染病毒,它经常侵犯2个月~2岁的婴幼儿。6周岁以下的婴儿,可相对受母体IgG的保护。hMPV是一个最近确认的病毒病原体,占引起婴幼儿细支气管炎病毒的5%~15%。血清学研究表明5岁以下儿童几乎普遍存在hMPV感染。
急性细支气管炎胸片可见细支气管壁增厚、肺门周围的线性高密度、细支气管周围实变,常为双侧(图12-2A)。急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也常见空气潴留、局灶性透光度增加。呼气相可以有效显示空气潴留。对于很小无法配合呼气后成像的患者,侧卧位可显示空气潴留。
急性细支气管炎的CT和HRCT表现为斑片状肺膨胀不全,常合并支气管壁增厚和马赛克样肺灌注(图12-2B),马赛克灌注征象是由于空气潴留造成。
图12-2病毒性细支气管炎
3岁,男孩,上图:正位胸片显示双侧肺门周围线样高密度影(箭头),符合支气管壁增厚和肺塌陷;下图:轴位CT显示斑片状肺塌陷(大箭头)和小叶状空气潴留(小箭头)
急性细支气管炎,特别是与儿童早期获得的腺病毒感染相关的支气管炎,可能会导致Swyer-James综合征(缩窄性细支气管炎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Swyer-James综合征的病理组织学显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部分肺实质破坏。
Swyer-James综合征常常是患者因其他原因行胸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常主诉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许多患者有儿童期感染病史。
Swyer-James综合征胸部平片吸气相可见一侧或部分肺野透光度增强。患侧肺或肺叶的吸气量通常是正常或略有降低,透亮区内肺血管纹理减少,患侧肺门缩小(图12-3A)。呼气相显示患侧肺或肺叶空气潴留并纵隔向患侧移位。CT和HRCT更加清晰地显示Swyer-James综合征。多数患者CT可见肺透光度增强,患侧肺叶血管纹理减少,常伴支气管扩张(图12-3B)。空气潴留是常见的征象,呼气后肺密度无增加(肺叶体积无减少)或肺部密度异常降低。
图12-3Swyer-James综合征
上图:胸部正位片可见左侧肺门减小(箭头),左肺上叶密度相对降低,气管向左侧移位,表示左肺上叶体积减小;下图:轴位CT可见左肺上叶密度相对降低,伴随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扩张(箭头)
3大叶性肺炎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引起。其特征是早期周围高密度影,迅速进展融合为均质的实变影(图12-4),通常以解剖边缘为界,如叶间裂。少数情况下大叶性肺炎可以累及整个肺叶,此时称为气腔肺炎(airspacepneumonia)。
图12-4大叶性肺炎
胸部正位片显示右肺中叶均匀实变影(箭头),提示肺炎球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或气腔肺炎常见空气支气管征(图12-5)。
图12-5 气腔肺炎,空气支气管征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患者,胸部正位片可见均匀实变影,合并管状透亮影(箭头),即空气支气管征
一般情况下大叶性肺炎或气腔肺炎呈非节段性分布,因为此类肺炎很容易越过肺段(支气管肺炎通常是节段性或大片状)。大叶性肺炎或气腔肺炎可引起肺叶增大,即叶间裂膨出征(图12-6),这个征象常为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但更为常见的是肺炎球菌性肺炎,因为该病的患病率更高。如果患者感染后治愈,气腔肺炎则常无后遗症。
图12-6 气腔肺炎,叶间裂膨出征
胸部正位片可见右肺上叶均匀实变合并叶间裂向下移位,血液及痰中均发现克雷伯杆菌
4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首先是气道黏膜感染,接着延伸到邻近的肺泡。支气管肺炎的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早期局限于1个或多个肺段(彩图5),接着进展为多灶性,常为双侧实变影。含气结节(腺泡结节)也常见于支气管肺炎。这些结节界限不清,大小长5~10mm,提示终末细支气管和呼气性细支气管感染伴细支气管周围实变。
支气管肺炎常由毒力强的生物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菌引起。由于这些生物体通常具有侵袭性,引起组织破坏和并发症,如肺脓肿。支气管肺炎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5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还有支原体肺炎和耶氏肺孢子虫性肺炎。病理上,间质性肺炎是炎症早期,主要局限于肺间质,但并非完全如此。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是双侧对称分布的线性或网状高密度影。间质性肺炎,特别是耶氏肺孢子虫性肺炎,胸部平片上可见粟粒样或磨玻璃样影,如果不治疗,就会演变为实变影。
6肺脓肿
肺脓肿是指局限性感染引起组织坏死后,当与气管支气管树相交通,就可见明显的空洞和气-液平面(彩图6)。脓肿内壁可以从光滑变为毛糙、不规则,壁厚度最大可达5~15mm。
肺脓肿最常由混合厌氧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肺脓肿常见于有误吸风险的人群,这类人群存在口腔卫生差、意识障碍、食管运动障碍和患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多发脓肿可由脓毒性栓塞引起。
本文由小编摘编自郭佑民、郭顺林主译的《胸部影像学》(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一书,内容略有改动。
书名:《胸部影像学》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
ISBN:-7-03--5
装帧:精装,塑封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扫一扫,轻松下单
内容简介
《胸部影像学》原书第2版是一部系统介绍胸部影像学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如螺旋CT、高分辨率CT、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专著,由全球著名的放射学家W.RichardWebb主编撰写。全书38章,按照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解剖部位、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等内容进行编排。胸部平片和CT技术分述于相关章节之中,并对MRI和CT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1章 先天性支气管肺病变1
第2章 肺实变和肺不张30
第3章 肺癌和支气管肿瘤66
第4章 转移性肿瘤
第5章 淋巴瘤及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第6章 肺门
第7章 正常纵隔
第8章 纵隔肿块
第9章 孤立和多发结节、肿块、空洞及囊肿
第10章 胸部平片和HRCT对弥漫性浸润性肺疾病的评价
第11章重症监护病房——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影像学诊断
第12章 肺部感染
第13章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第14章 胶原血管疾病
第15章 结节病
第16章 过敏性肺疾病:过敏性肺炎和嗜酸性细胞肺疾病
第17章医源性肺疾病:药物诱发性肺疾病和放射性肺炎
第18章肺尘埃沉着病
第19章弥漫性肺出血和肺血管炎
第20章脂质相关性弥漫性肺疾病:外源性类脂性肺炎及肺泡蛋白沉着症
第21章与钙化相关的弥漫性肺疾病
第22章气管
第23章气道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
第24章肺气肿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25章弥漫性囊性肺疾病
第26章胸膜及胸膜疾病
第27章肺动脉血栓栓塞疾病
第28章肺动脉高压
第29章胸主动脉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
第30章获得性心脏病的胸部平片表现
第31章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
第32章心脏瓣膜疾病
第33章 心肌疾病
第34章 心包疾病
第35章 心脏和心旁肿瘤
第36章 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第37章 缺血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第38章冠状动脉和缺血性心脏病的CT表现
彩图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会治好吗白癜风一对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