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欧洲呼吸杂志上披露了一批数据,来自验证CT筛查效果的NELSON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作者筛选年龄在50-75岁、且长期重度吸烟的人群。

最终,作者在名患者的筛查结果中,有12.8%的比例发现了可疑肺结节,其中绝大多数是磨玻璃结节。

可见肺结节患病率之高。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防癌意识的普及,中国在很多城市也已经开始普及针对肺结节的CT筛查。

海量的肺结节,就这样被发现了。

其中,绝大多数是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的常见处理方法

针对磨玻璃结节,很少说一上来就做手术的。绝大多数会随访一段时间看看。

为什么?

因为绝大多数的磨玻璃结节都不是恶性,需要密切随访来评估病灶变化。利用随访过程中的结节变化,来判定这个结节到底是不是恶性,需不需要治疗。

这个很好理解。一般而言,炎性结节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变化。在同样的位置,还能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失的炎性病灶,很罕见。

上图就是郑医生接诊的一个结友。

第一次CT发现双肺多发结节,初看下,感觉一方面形态学不太典型,另一方面结节数量太多,不除外炎症可能。

于是,我给了她两周消炎,然后一个月复查CT。好家伙,这些磨玻璃结节全部都消散了。果然是炎症。

那如果3个月内结节没变化怎么办?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因为有很多结节不是炎症,没办法通过短程消炎、密切随访实现有效的鉴别诊断。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结节3个月后复查,跟之前没什么变化。

那基本就排除炎症可能了。

怎么处理?

按目前学界共识,继续随访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提示恶性的征象,比如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再考虑外科干预治疗。

如果没变化,就保持一定频率的密切随访就可以。

那随访多久呢?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磨玻璃结节的倍增时间介于天~天之间。

因此,针对稳定状态的磨玻璃结节,随访3年是底线。

而在指南中,针对稳定状态的磨玻璃结节,推荐的最低随访年限是5年。

但是,以后如何呢?还会进展吗?还需要继续提心吊胆下去吗?

稳定3年的磨玻璃结节,还会进展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找到了年和年发表在胸部肿瘤杂志(JThoracOncol)上的两项研究。

这两项研究的数据,都来自国立首尔大学医学院,具备一定的延续性。我依次解读一下。

首先,是年这篇。

作者提出的问题是:稳定3年的肺磨玻璃结节,有多大的比例会进展?

针对这个问题,他们筛选了年~年期间,在国立首尔大学医学院接受至少5年密切CT随访,而且在前3年都能保持稳定的肺磨玻璃结节。

根据这个标准,得到枚磨玻璃结节,分布于个病友中。

最终,在后续随访周期中,有15个磨玻璃结节发生进展,占总体比例3.3%,发生在14个病友中,占入组患者6.5%。

作者将这些发生进展的磨玻璃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进展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如下:

年龄≥65岁、既往罹患过肺癌、结节最大径超过8mm、具备实性成分、以及具备支气管充气征。

气泡征,也具备一定的影响,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这样的描述,稍显晦涩难懂。

什么方法最直观、最有效?

就是直接统计一下各个群体的进展风险如何,具体如下:

稳定5年的磨玻璃结节,还会进展吗?

那么,稳定5年的肺磨玻璃结节,有多大的比例会进展?

我们来看看年这项研究。

研究的设计也非常简单。选取国立首尔大学医学院,到年的患者,入组条件为,接受至少10年密切CT随访,而且在前5年都能保持稳定的肺磨玻璃结节。

根据这个标准,得到枚磨玻璃结节,分布于个病友中。

有27个磨玻璃结节发生进展,占总体比例的13.0%。

在后续分析中,作者采用多因素分析,再次确定了那些可能导致进展的高危因素:

包括既往罹患肺癌病史、出现气泡征以及实性成分。

写在最后

年1月15日下午5时20分左右,汤加海底火山从沉默中苏醒,发生喷发。

于是,卫星云图拍摄而得到这张图象。

乍一看,真像混合磨玻璃结节,中间是实性成分,外面那扬起的尘土,就是磨玻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磨玻璃结节天生的惰性属性,我们也是按照火山来处理:

如果不是活动性,就先观察着。

现实生活中,有一大批在密切观察中长期稳定的肺磨玻璃患者,他们心里都会有一个疑问:

观察了这么久,稳定了这么久,磨玻璃是不是就安全了?

今天,我就站在这两项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稳定年限,不应该作为判定磨玻璃性质的唯一标准。

最大的证据来自,在本文分享的第一项研究中,那些稳定3年的肺磨玻璃结节,进展风险3.3%(15/);

而在本文分享的第二项研究中,那些稳定5年的肺磨玻璃结节,进展风险则达到13.0%(27/)。

这可能跟不同团队在入组磨玻璃方面的判断标准有所不一有关系,但至少能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依据稳定的时间长短来给结节定性。

第二、含实性成分的磨玻璃结节,最容易在长期稳定后发生进展。

在上述两项研究中,作者都无一例外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结果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就是无论纳入多少因素,实性成分都能胜出,而且都是最有意义。

其中,稳定3年的磨玻璃结节中,一旦合并实性成分,进展风险提高16.58倍;

稳定5年的磨玻璃结节中,一旦合并实性成分,进展风险提高19.14倍。

所以,只要不是纯磨玻璃,就不能判定稳定状态而掉以轻心。

第三、体积越小的肺结节,进展风险越小。

在第一项研究中,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专门分析,发现:

不足5mm的,%不会进展;

5-7.9mm的,进展风险也不足5%,属于小概率事件。

而一旦超过8mm,进展风险会显著增高,不能再因长期稳定而判定为死火山而高枕无忧,必要的随访依然是必要的。

现实中观察也是如此,结节越大,风险越高。

第四、不论毛刺、支气管充气征、还是气泡征,都是不太好的征象,都要引起注意。

在第一项研究中,支气管充气征是诱发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在第二项研究中,气泡征是诱发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

看这说法,似乎它们的提示意义都不太稳定,而毛刺征则根本无需小心,因为两项研究都没有发现毛刺征提示进展风险的现象。

但,实在不能这么粗暴解读。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在长期稳定的磨玻璃结节中,出现这些征象的比例太少了。

以第一项研究为例:

合并支气管充气征20%发生进展,但整个研究有支气管充气征的人群只有25例,只占总体人群比例5.5%;

合并气泡征33.3%发生进展,但整个研究有支气管充气征的人群只有3例,只占总体人群比例0.7%;

合并毛刺征66.7%发生进展,但整个研究有毛刺征的人群只有3例,只占总体人群比例0.7%。

这些征象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征象,可为什么在这个研究中所占的比例这么少?

因为,大多数都在3年/5年的随访期中,因为发生进展而被踢除在本研究之外了。

常见而易被忽视的科学谬论,一个被科学方法、严谨逻辑包装起来的假象。

就是临床上常见的幸存者偏差。

在二战期间,美军检查返航战斗机发现,机翼中弹数量较多,而机尾中弹量较少,因此有人提出,机翼是受攻击最多的部位,应该重点加固。

但事实却是,机尾受到攻击的飞机绝大多数坠毁了,无法返航,因此无法统计。

而幸存的受到攻击的飞机,绝大多数都躲过了致命的机尾攻击。

这就是著名的幸存者偏差。

第五、既往罹患过肺癌的患者,如果肺上还有磨玻璃结节,那稳定再久也有进展风险。

上述两项研究,发现的共有风险因素,除了实性成分,就是肺癌史。

在前面一项研究中,肺癌史群体磨玻璃结节进展风险高6.64倍;

在后面一项研究中,肺癌史群体磨玻璃结节进展风险高3.14倍。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

当一个人已经得了第一个肺癌,那么他身上长出第二个、甚至第三个肺癌的风险,依然比其他群体高很多。

这其实也好理解,毕竟第一次罹患肺癌,本质上就是一个基因筛选过程。

就是这次筛得的人群,本质上就是容易罹患肺癌的那个群体。

那么,在这个群体中,发生二次肺癌的风险,自然比其他人要高。

而,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肺癌,都是从磨玻璃发家的。

所以,得了肺癌,千万要注意残余肺中的磨玻璃结节,就算长期稳定也不能掉以轻心。请保持随访。

参考文献:

1.Volumetric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zz/154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