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也称中药透皮技术,作为中医适宜技术之一,近年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尤其是小儿患者,在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化脓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小儿腹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遗尿。。。。。。等等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按疗程贴敷3—7天,取得了非常肯定的疗效,避免了小儿过度输液的危害,深受小儿家长喜爱。
做为全省最早开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单位之一,现就我诊室自年开展中药穴位贴敷以来,总结的一些贴敷注意事项分享,希望宝爸宝妈们和同道多提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健康
中药贴敷注意事项?一、中药穴位贴敷时间:
夏季:06-08小时
其他季节:08-12小时
双涌泉穴:10-15小时
这个时间是相对的,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皮肤比较白嫩或皮肤比较敏感的孩子,贴敷时间可更短,反之则贴敷时间可稍长。如果贴敷过程中极为不适,则随时取掉观察状况。一般不建议贴敷时间过长,因为很容易导致宝宝贴敷部位皮肤过敏。对于过敏性皮肤,慎用贴敷!
?二、揭去药贴时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到后,家长请自行揭去药贴,如果贴敷胶布粘的太牢,可以先用热毛巾湿敷3~5分钟,一手捏住胶布轻轻揭,一手按住周围皮肤向前推进,以减少撕贴时的疼痛。胶性太黏,也可用甘油或碘伏涂擦胶贴与皮肤接触处,一点一点轻轻揭起。
?三、揭去药贴后的处理措施:
取下药贴后,请将贴敷处皮肤清洁干净,并涂抹医生配好的防过敏粉或复方炉甘石洗剂,一天可以多涂几次,可以大大降低贴敷部位过敏几率。
附:防过敏药粉安全配方(炉甘石3:滑石粉2:氧化锌1)
?四、重要的复诊:
小儿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因此小宝宝的病情比成人更加容易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医生再次诊查并更改治疗方案,所以小儿的及时复诊非常重要。
即使父母感觉宝宝的病情已经痊愈,也应让医生诊查确认。大多疾病的治疗都有疗程,中药穴位贴敷也是承古创新的科学疗法之一,遵循客观规律。?五、中药穴位贴敷的客观性: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中医适宜技术之一,传承数千年而发扬光大于近几年,作为一门医学科学,尊重事实,讲究疗程。尽管在临床治疗中,许多患者来我们这里只贴了一贴神奇痊愈,但不能作为规律去引导患者,家长也不要抱着先贴一贴试试的心态去治疗疾病。
我们在近5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小儿腹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遗尿。。。。。。等等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小儿1天见效,3天痊愈。而化脓性扁桃体炎伴高热不退,有些小儿前3天有持续发热出脓越来越多,第4天第5天热退脓点就全部消失了。
对于发热的小儿,因为病原体的致毒力不同及个体差异,有的小儿贴敷中药当天就可退热,有的小儿则要3天左右。这一点,我们在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贴敷治疗观察中,尤为明显,退热并疱疹痊愈1~3天左右!
所有家长希望小儿贴药第一天就完全退热,有些因为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心理,而转去输液,其实如果输液常规处理,不用激素,3天退热,并不比中医快,用激素退热的速度,中药比不过,因为一个是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一个是免疫激活(中药穴位贴敷)。用中药免疫激活的方法,甚至个别小儿贴药前两天还会出现温度走高现象,坚持治疗就会看到神奇疗效。
再说说咳嗽:宝宝咳嗽了,许多家长都要求医生给宝宝立刻止咳。其实咳嗽是人体一个正常的排异反应,前期的治疗不宜止咳,而是先排痰,防止痰壅阻肺。中药贴敷化痰后,有些宝宝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会咳的更加厉害,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请持续带宝宝到诊室请医生诊查,辩证施治。
总体来讲,小儿疾病按疗程贴敷3—7天左右,都会取得非常肯定的疗效!同时,中医和输液一样,也有疗程,如果只是暂时控制病情就停止治疗,也有反复的可能。中医特色穴位贴敷,避免了小儿过度输液的危害,深受小儿家长喜爱。
对于病情急骤严重的患儿,则要明确诊断,联合治疗。中西皆有道,不可走极端,贴敷是有效疗法之一,但不是无所不能的,有些宣传不吃药,不打针,一贴就好,这样的宣传就过了些,持续高烧40.0℃,真的什么药都不用吃能稳得住?我们和全国数千位同仁名医互相交流学习,精选千古名方,退热方案中选用了牛黄、麝香、羚羊角粉等名贵中药,也不能达到立退所有高热,如若真有那样的神贴,那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尤其注意的是,发热只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热,一定要辩证求因,诊查明确。
借用一位医疗同道的话:您给我足够的信任和疗程,我们给您满意的疗效!
作者单位: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姜城堡村卫生室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心
李梓源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陕西省首批全科医师
陕西省中医临床专科人才计划(中医儿科)
绿色中医儿科健康
小儿发热注意事项李梓源医师介绍说,小儿发热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机制,通过调动全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一种症状,当然,发热会消耗机体能量。体温的高低、热程与致热源、患儿体质、营养状况、时间、环境等密切相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即并不是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有时反复高热3-5天也很常见,有时反复低热预后不佳,因此在退热的过程中,不要单纯一味退热,我们更应积极诊查治疗原发病。健康
?小儿发热的处理:
1.当病儿体温在<38.5℃以下,如果手脚温暖、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食欲较好、无明显病态,只需要注意补水,继续密切体温变化即可,可以物理降温,不推荐使用退烧药。如果孩子病态明显、缺乏活力、手肢发凉、精神食欲差,面色差或者烦燥不安,则宜早用药物退热治疗。
2.当体温在38.5-40.0℃间时,可选用一种退热药(WHO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按剂量口服一次,热退即止。如果患儿使用一药物退热不佳,持续高热不退,可交替应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药间隔最少2-3小时。即先使用一种退烧药,观察2-3个小时,如体温无下降趋势,可再选用另一种退热药口服一次,同样观察2-3小时,无效则依次交替使用所选两种药物。不主张两种退热药物同时服用。
吃退烧药同时,多喝开水,补足水分,既防止脱水,又促进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并配合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湿热毛巾擦拭全身,不建议使用酒精擦拭,因为酒精容易透过幼儿稚嫩的皮肤导致酒精中毒,或与小儿口服头孢类药物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推荐使用绿色疗法,如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小儿推拿、刮痧、艾灸、针灸等,安全绿色,效果显著。
3.任何时候体温40.0℃以上时,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给孩子医院就诊,采用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迅速降温,并进行原发病的诊治。
4.任何程度的发热,如果患儿呈现痛苦,烦躁,激惹,精神差等时,均应在医生建议下适度退热治疗,并作好原发病的诊治。
5.如患儿发热时抽搐(惊厥),或有发热时伴随惊厥的病史,同时年龄7岁,则在发热初期就可口服退热药物,并注意观察退热的维持时间,可在观察到有发热迹象时即可开始口服退热药物,并到专业儿科诊疗,个别患儿需要加用预防惊厥药物。
6.临床常用的退烧药(或其主要成分):
a、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注意:WHO推荐,比较安全,适用于3月龄以上宝宝。
其不良反应较少,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因此,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剂量,不能过量。持续发热6小时使用一次。代表药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泰诺林混悬液通用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每毫升含主要成份对乙酰氨基酸32毫克)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
一日次数
1~3
12~15
3ml
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ml
7~9
22~27
8ml
10~12
28~32
10ml
时下大家常用的退热复方制剂如: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过去俗称小儿感冒颗粒,代表药护彤;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代表药好娃娃,1岁以下禁用;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1克,盐酸金刚烷胺40毫克,人工牛黄4毫克,咖啡因6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8毫克。)、
小儿氨金黄敏颗粒(代表药金立爽,1岁以下禁用;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毫克,盐酸金刚烷胺50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这些退热复方药却被大家习称为“小儿感冒药”,许多家庭作为小儿常用药,哪怕不发热或低热,也给宝宝一天2~3顿服用,发高热时再加服布洛芬。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快速控制发热,想热都热不起来,家长很高兴。其实,从专业儿科的角度来看,发热是免疫提高的过程,这样使用退热药抑制免疫并不利于小儿健康成长,有些潜在危害更是现在看不到想不到的。建议慎用!
对乙酰氨基酚栓(小儿退热栓),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剂型,肛门入药,减少胃肠道反应。
b、布洛芬
注意:WHO推荐,比较安全,适用于6月龄以上宝宝。
副作用少,胃肠刺激小。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患儿。持续发热6小时一次。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小儿美林糖浆。
美林混悬液/托恩混悬液通用名:布洛芬混悬液(每毫升含主要成份布洛芬20毫克)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
一日次数
1~3
12~15
4ml
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ml
7~9
22~27
8ml
10~12
28~32
10ml
大家常用的退热复方药如:复方锌布颗粒(臣功再欣),每袋含有布洛芬mg,扑尔敏2mg、葡萄糖酸锌mg。这个复方药同样是创造退热奇迹的大法宝,一天三顿服用,再加高热时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想发烧也烧不起来哦。同理,从专业儿科角度并不推荐这样使用,原因同上。
c、阿司匹林
注意:16岁以下儿童禁用。
使用最久的一种退热药,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也大,对胃肠刺激严重,甚至会诱发溃疡。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
d、安乃近
注意:万分紧急情况使用,和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反应。
安乃近的退热效果明显迅速,但副作用也非常很明显,个别病人对该药过敏,甚至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退热药可用时才用于紧急退热。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e、尼美舒利
注意: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尼美舒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是,有报道表明,尼美舒利有极高的致严重肝损害的用药风险,需慎用。
f、赖氨匹林
注意:3月龄以下宝宝禁用,12岁以下儿童慎用。
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其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相同。静脉或肌注给药,减轻或避免了胃肠反应的发生,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可作为儿科退热的常用药物。用于高热易惊厥和不能口服给药患儿。但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可能,甚至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
绿色中医儿科健康
小儿咳嗽注意事项?咳嗽是人体一个正常的排异反应,前期的治疗不宜止咳,以排痰为主,以防痰壅阻肺。药物化痰后,因为排痰的缘故,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会咳的更加厉害,家长不用过分担心,继续治疗情况一般会得到缓解。
各类咳嗽的特点:
1.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特点: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症状: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原因:四季流行,温差变化大时多见,一般都有受凉经历,如晚上睡觉蹬被、穿衣过少、洗澡受凉等;医生意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尽量少用感冒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
2.流感引发的咳嗽特点: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咳嗽,有逐渐加重趋势,痰由少至多。症状:伴随明显咔哒症状(泪、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常伴有38℃以上高热,一般不易退烧,时间持续一周;高热时咳嗽伴呼吸急促,精神较差。原因: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流感流行季节,常有群发现象。医生意见:疑似流感,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3.冷空气刺激性咳嗽特点: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症状:痰液清淡,不发热,没有呼吸急促和其他伴随症状。原因:冷空气是单纯物理因素,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咳嗽。好发于户外活动少的人,由于突然外出吸入冷空气,呼吸道黏膜就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类似炎症的反应,因而诱发咳嗽反射。最初没有微生物感染,但持续时间长了,可继发病毒细菌感染。医生意见:多接受气温变化的锻炼。经常到户外活动,即使是寒冷季节也应坚持,只有经受过锻炼的呼吸道才能够顶住冷空气刺激。
4.过敏性咳嗽特点: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剧烈咳嗽,多呈阵发性发作,夜间咳嗽比白天严重。症状:痰液稀薄、呼吸急促。原因: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以花粉季节较多。医生意见:对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病史的人,咳嗽应格外注意,及早就医诊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阻止发展成哮喘病。
5.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特点: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如犬吠样。症状:声音嘶哑,有脓痰,咳出的少,多数被咽下。原因:咳嗽多为炎症分泌物刺激,常因受寒引起。医生意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6.气管炎性咳嗽特点:早期为轻度干咳,后转为湿性咳嗽,有痰声或咳出黄色脓痰。症状:早期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原因: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医生意见:初起感冒症状明显时可用感冒药,发热可用退热药、祛痰剂,不宜使用止咳药。痰多或呈脓性表明是继发细菌感染,应根据医生意见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若未经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肺炎。7.毛细支气管炎性咳嗽特点:刺激性干咳,可以咳出较多痰液。症状:咳嗽伴发热、呼吸急促和喘憋。原因:病毒进犯细支气管的黏膜引起炎症。医生意见: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是无法进食、喝水,应及时就医。如果症状较轻(只是气喘而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你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个加湿器,帮助祛除肺部的黏液,并喝足够多的白开水。小儿疾病饮食禁忌
?感冒发烧禁忌食品:
1.忌喝难消化食物:如火腿肠、烤肉、熟肉、方便面、小食品等,使胃肠道负担加重,病情加剧。
2.忌喝冷饮:发热期间,或由不洁食物引起的感染性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
3.忌食辛辣:吃蒜、辣椒、砂锅、火锅之类的辛辣刺激食物,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4.忌吃鸡蛋: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儿痛苦。同理,发热期间禁食高蛋白食物。
5.忌食蜂蜜:蜂蜜是补中益气的补品,多食蜂蜜,使患者身体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6.忌强迫进食:孩子发烧时,有些家长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感冒发烧时,宜多喝水,饮食清淡为主如稀饭,人在发烧时能量消耗比较大,抵抗力也较弱,无论是服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从中医上来讲,热从汗出,退热是以出汗的形式来实现的,人体在发汗散热的同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及盐分因此,发烧时最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营养物质,此时的饮食原则首先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大量维生素,然后才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且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咳嗽禁忌食品:
1.禁忌生冷食物:如酸奶、冷饮、冰激凌等。
2.禁忌辛辣、刺激、油腻、难消化之物。
3.禁忌水果:如苹果、荸荠、椰子、桔子、罗汉果等,可引起痰饮内盛,咳嗽加重。
?腹泻禁忌食品:
1.忌食牛奶或海鲜:有可能引起腹泻加重。
2.忌食难消化的食物:如擀面皮、砂锅、烧烤、火锅、馄饨、包子等。
3.忌食多纤维蔬菜或水果:如韭菜、芹菜,菠菜,紫菜、香菇、各种水果等。
4.忌食粗粮:红薯,玉米,高粱等都属于粗粮类,大部分粗粮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不易消化的,增加胃肠的负担,并不能达到中和粪便稀的目的。
5.忌食生冷食物:如酸奶、冷饮等。
腹泻初期,适宜食一些流食,比如稀米汤(可以1啤酒瓶的米汤水+半啤酒瓶盖的食盐)、面糊糊或炒面糊糊、稀藕粉等;情况好转后可吃一些半流食,如汤挂面、薄面片、白米粥等。
绿色中医儿科健康
免责声明:本旨在传递健康信息、促进交流,并不意味着本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或内容不实等问题,烦请通知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欢迎“健康之道V医疗养生保健”!
欢迎投稿或提供信息线索!
投稿邮箱:
qq联系合作,版权争议。
(请注明单位、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厚朴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