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也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变应原而导致的以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IgE介导的免疫细胞释放化学介质引起的l型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
属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导致鼻粘膜变态反应,亦称“常年变态性鼻炎”。
临床表现
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经常突然发作,属中医“鼻鼽”范畴。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
目前已有治法
对于该病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效、理想的方法,现代医学治疗以免疫疗法和药物治疗为主,均存在不足。
免疫疗法,变应原较难确定而且标准难以统一,起效慢,疗程长,不宜坚持,难以治愈。
药物治疗,以抗组胺药、缩血管药、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等为主,此类药物多为对症治疗,虽然改善症状较快,但毒副作用大。
神经切断术、电灼术等手术治疗。
中医治法
中医治疗本病,在辨证的基础上,三因治宜,灵活地以内治法治其本,恢复脏腑功能,以外治法调理气血或直达病所。与其他疗法相比,具有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疗效持续、稳定,复发率低等优势,有疗效显著而持久的特点。
中医针药并用的“针”是指以针刺为代表的各种通过体表刺激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包括艾灸、拔罐、刺血等,同时使用中药和针灸两种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形式。在针药并用过程中,针灸与中药主要有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和反效制约三种关系,更好地发挥针灸和中药的各自优势,并将二者关系有机结合。
中药加针刺迎香穴在针刺迎香穴组的基础上,每天再加服中药。
方药:用阳和汤加减:细辛1-3g,炙黄芪10-15g,炙麻黄3g,桂枝6g,干姜5g,白芥子6g,甘草3g,五味子10g,白芍10g,鹿角胶10g,白术10g,防风10g,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数据显示:针药结合治愈率在92.5%以上。
医案
符某,男,35岁,海口籍。因反复项2年而于年7月5日就诊。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早晨起床时鼻部发痒,继则打喷嚏,少则3-4次,多则10余次,伴有鼻流清涕,稍有气促,时有咳嗽。
检查;鼻腔粘膜苍白,双下鼻甲明显水肿,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缓。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中医辩证为鼻鼽(肺气虚)。针灸用自拟鼻炎7针(曲差、合谷、印堂、迎香透鼻通)。其中双合谷、双迎香通以脉冲电硫密波,连用20天后喷嚏明显减少,晨起偶有1-2次,也不流鼻涕。停用针灸,用左旋咪挫搽剂涂搽足三阴经,每周2次,连用3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1年来未见复发。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wh/1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