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儿科大多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喘息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经常有患者家属发来如上图的治疗咨询,门诊也遇到多例雾化后口腔念珠菌病患儿,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进行科普下。为了完成本文,我仔细查阅了《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及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专家同道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是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经过患儿鼻或口吸入,雾化的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也就是直接将药物输送到炎症部位,提高了药物的局部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喉炎、急性肺炎等适用。”雾化治疗是哮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雾化吸入也是治疗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与口服、静脉相比,雾化吸入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压缩雾化吸入的优点主要是以原药雾化,不需或少量稀释;几乎没有药物残留量,药物利用率高;雾化的颗粒超细易于吸收。很多人担心激素有叠加的副作用,雾化治疗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用大量的口服或静脉激素。肺部炎症产生大量痰液,使用局部激素雾化,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帮助恢复,如果痰液较多,还要增加支气管扩张剂,加速痰液的排出。
二、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是什么?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三、哪些患儿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呢?
哮喘、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婴幼儿急性喘息、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急慢性咳嗽、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其它气道炎症类疾病。
四、气体压缩式雾化器与超声波雾化器的区别:
?由于超声波雾化器在治疗效果、使用寿命、操作清洗等种种原因,国外已经将超声波雾化器彻底淘汰出了市场。如今,在医疗应用领域,压缩空气式雾化器已经取代了超声波雾化器。
气体压缩式雾化器具有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该产品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一流。气体压缩式雾化器,采用节能低噪专利技术制造的压缩机(60分贝左右),利用压缩机把通过抗菌网绵基滤过的洁净空气压缩为一股强大的气流由喷气口喷出来冲激药水杯内的液体,将其药水气化,再由出雾口喷出供口鼻吸入,由于药雾颗粒微细,容易通过呼吸深入到肺、支毛细血管部位,且用药量少,适合人体直接吸收,是提高疗效,加快痊愈,增进健康的医疗保健产品。
雾化吸入时雾滴的大小决定了它在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雾滴直径1~5μm,沉积部位在细支气管及肺泡;直径5~20μm,沉积在支气管;20~40μ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故临床上,根据所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雾化器。一般临床所需雾滴直径以1~5μm宜。(超声波雾化器雾化的颗粒一般为20~40μm)
(超声雾化器)
(气体压缩式雾化器)
五、使用气体压缩式雾化器的注意事项:
1)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如用液体过应计入液体总入量内。若盲目用量过大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
(2)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当雾化吸入完几小时后,呼吸困难反而加重,除警惕肺水肿外,还可能由于气道分泌物液化膨胀阻塞加重之故。
(3)预防呼吸道再感染。由于雾滴可带细菌入肺泡,故有可能继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细菌来源:患儿口腔、上呼吸道、雾化液的污染。所以不但要加强口、鼻、咽的卫生护理,还要注意雾化器、室内空气和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
六、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法的作用机理:
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据测定,整个肺泡的表面是平米左右,吸收面积比胃肠的面积大得多。药氧吸入的主要成分为氧气与药物的混合体——药氧气溶胶。药氧能有效的改善组织的无氧代谢和乏氧代谢,纠正酸中毒和排泄机能。增加组织的储氧量的氧分压。通过压缩的空化作用,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气溶胶)。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该技术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粒小(0.5~5u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和树状支气管,使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达到治疗的目的。
七、雾化时是不是雾气越大越好?
曾经有些做过超声雾化的家长在给小孩做空气压缩雾化时问我:怎么雾气那么小,是不是机器不好?
其实做雾化,首先要明白,雾化的颗粒越小,对治疗效果也越好。雾化器产生的雾化颗粒在5个UM以下的时候,就是在5乘以10的负6次方米的时候对治疗是最有效果的。
所以在你所谓的肉眼看到的雾化量大的机器,往往是雾化颗粒大,你的肉眼看到的才明显。雾化治疗仪的雾化颗粒在5UM以下,肉眼看到的颗粒不明显,但实际雾化颗粒在5UM才是最好的。
呵呵,很多人往往知道雾化的雾气大就好,如果这是对的,为什么不买个加湿器,那个雾气大,也便宜呀,何必要医用的雾化机?
八、吸入药物的选择:
(以下内容来自医学界呼吸频道,呼吸科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作者:李鸿政)
医学界呼吸频道医学界呼吸频道医学界呼吸频道来自医学界呼吸频道医学界呼吸频道
雾化吸入的药物很多,运用最广泛的当然是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鉴于临床上也有人把氨溴索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其疗效及安全性到底如何?
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当哮喘急性加重或AECOPD时,常常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一部分,此时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是布地奈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我们常用的规格是1mg/2ml,1次1-2mg,bid或tid,常常与支气管舒张剂(例如可必特液)联合使用。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口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应谨记每次吸入后要漱口。
临床上,虽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很多,但只有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入制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其他诸如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只是气雾吸入或干粉吸入,不是雾化吸入。医院和中文文献有报道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的疗效,而鉴于目前中文文献的泛滥和尴尬,笔者无法考究这些文献的质量,笔者查阅很多药物学专著,均没有提及地塞米松可以进行雾化吸入。《专家共识》也是不推荐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原因是地塞米松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强。
支气管舒张剂
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用的药物,常用来雾化吸入的包括沙丁胺醇(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这些雾化吸入平喘药的不良反应一般较为轻微,医院都会有其复方制剂,比如可必特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包括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同时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平喘效果可以叠加,一般是每日3-4次用药。茶碱类药物虽然也有平喘作用,但其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给药。
上述已经提及,在使用雾化吸入激素的同时,常常联合雾化吸入这些支气管舒张剂一起使用,值得注意的的是:《专家共识》指出布地奈德可与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单独联合雾化吸入(置于同一雾化器内吸入),但布地奈德不宜与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复方制剂(可必特液)联合吸入,因为有证据证实或提示这种配伍是不相容或不合适的。即便如此,临床上还是很多地方直接把布地奈德和可必特液放在同一个雾化器联合雾化吸入,临床医师应予以注意,毕竟《专家共识》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
黏液溶解剂
临床上,氨溴索注射液和注射用糜蛋白酶常常作为粘液溶解剂而被雾化吸入使用,虽然很多人报道雾化吸入氨溴索的祛痰疗效不错,但国内说明书未提及可用来雾化吸入,而国外已经有氨溴索的雾化吸入制剂,故《专家共识》未明确规定到底能否用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希望有更多的高质量的中文研究来定夺。
至于α糜蛋白酶,其说明书(注射用糜蛋白酶)明确提及可以用来雾化吸入给药,临床也常常这样做,但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气道产生治疗作用,也没有配伍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数据,按照共识的语气,似乎是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大家酌情选择。有文献报道:
α-糜蛋白酶虽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释易排出,但长期雾化吸入会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并偶可致过敏反应。
值得注意: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
抗菌药物
人们用抗菌药物来雾化给药,主要是为了增加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不良反应,搜索文献可以发现,有报道用以雾化吸入给药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等,但《专家共识》指出:应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剂,临床以及大多数研究均以静脉制剂替代,而静脉制剂并不完全适用于雾化给药,因为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等。
很多人喜欢用庆大霉素进行雾化(因为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大),但庆大霉素的说明书及药典均未提及可用来雾化给药,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两性霉素B,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传统静脉用药因其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使用,又考虑到呼吸科患者真菌感染途径多为气道吸入真菌孢子致病,为了保持肺组织内高药物浓度,避免全身不良反应,所以有研究认为可用雾化吸入来给药,且其说明书及相关药物着作明确指出该药可用来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的研究相对深入,近年来关于伊曲康唑(三唑类抗真菌药)雾化吸入的研究也陆续有报道,其他比如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等雾化吸入用药研究也在进行,但这些药物的说明书及相关药物学专着均未提及可用以雾化吸入给药。
所以,《专家共识》指出:除了妥布霉素被FDA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以外,其他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均未获得确认。
抗病毒药物
(以下内容来自: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不治感冒;作者:冀连梅)
在美国,利巴韦林的雾化剂型(在美国,利巴韦林只有口服和雾化吸入两种给药剂型,没有注射剂,也就是说没有输液给药的剂型!而在国内,有注射液而没有雾化剂型!)只允许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注意,这里说的是“重度”,而且是气管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原来就有肺部疾病的住院病人的治疗。而利巴韦林的口服剂型只用于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成人的慢性丙型肝炎。我知道可能会有人跳出来说:“这里是中国,别老拿美国说事儿!”那中国是不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呢?我们来参考一下世界卫生组织版最新的《基本用药目录》,在这份目录里,强调了利巴韦林用于儿童时,只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于成人时,除了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外,也只是和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看到这里明白了吧?
九、雾化吸入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药前不能抹油性面霜,吸药后立即清洗脸部,以减少可能经皮肤吸收的药量,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药,教会孩子做深呼吸,使胸廓活动度增大,肺活量增多。孩子如果哭闹、不配合,可采用睡眠后雾化吸入治疗,从而更有利于雾化吸入,使孩子呼吸道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情况,避免雾化吸入特别是吸入糖皮质激素时不良反应的发生,谨防药物进入眼睛,吸药后必须漱口。如果在雾化期间发现小孩口腔出现白色斑块,请立即停用雾化并就诊!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jg/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