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钟礼立、黄寒、陈敏和林琳,本文已经发表在《儿科学大查房》年第十一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为特点。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病变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该病在儿童中较罕见。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临床上易与其他慢性气道疾病相混淆。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早期多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晚期多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红霉素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基本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甚明了,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和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而与抗感染作用相关性不大。临床医师应熟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获得良好预后。
1.病例介绍
患儿男,年长儿,主因“反复咳嗽、咳脓痰5年,加重伴发热15d”入院。
现病史:5年前,患儿出现反复咳嗽,咳黄黏脓痰,以晨起、夜间明显,无咯血、气促、喘息等,无腹泻,间有发热,医院接受治疗,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仅间断接受抗生素治疗,未进行规范治疗,治疗后热退,痰量减少,色变清,但咳嗽、咳痰持续存在,近两年活动后有气促且渐有加重。入院前15d,咳嗽再次加重,痰量增多,变黄绿色,有阵发性发热,体温不详,有畏寒,无寒战、抽搐,无呕吐,在外院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疗效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至我院,门诊以支气管扩张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8岁前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病史,否认百日咳、麻疹、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及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按当地防疫部门要求按时预防接种。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T)38.4℃,脉搏(P)91次/min,呼吸频率(RR)24次/min,血压(BP)90/55mmHg(1mmHg=0.kPa),体重(WT)27kg;发育正常,营养差,急性面容,精神差,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无气促发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皮肤弹性正常,有卡疤。左右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小为2.0cm×1.0cm×1.0cm,质软可活动,无压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口唇无发绀,咽部黏膜充血,无疱疹,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正常,呼吸运动正常,呼吸规整,无三凹征,肋间隙正常,胸骨无叩痛,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粗湿性啰音和痰鸣音。无胸膜摩擦感。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音有力,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肝脏肋下3.5cm,质软,边锐,脾脏刚及。有杵状指(见图1),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引出,提睾反射正常引出,克氏征阴性,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外院肺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双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见图2)。
2.诊疗经过
入院后初步诊断:考虑双侧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22.9×/L、中性粒细胞(Neu)18.28×/L,Neu%79.5%。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常规(-),红细胞沉降率41mm/h,高敏C反应蛋白(CRP)mg/L,免疫全套(-),T、B淋巴细胞亚群正常,风湿全套(-),呼吸道7种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1:,肺炎支原体-DNA(MP-DNA)(-)。血气分析:氧气分压(PO2)75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2%。痰培养及肺泡灌洗液培养:均为黏液性铜绿假单胞菌。肺功能:小气道阻塞[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50%],混合型呼吸功能障碍。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肝肋下41mm,胰腺未见明显异常。鼻窦CT检查:提示双上颌窦、蝶窦炎症(见图3)。纤维支气管镜:鼻窦口见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声门口可见黄绿色痰液涌出,左右主支气管及各叶段支气管黏膜红肿,不光滑,大量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通气不佳,未见异物与新生物,未见干酪及肉芽。支气管黏膜活检病理:(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炎性细胞为淋巴细胞(见图4)。特殊染色:糖原染色(PAS)(-),抗酸(-)。入院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灌洗后CT示:支气管扩张,广泛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见图5)。
最终诊断: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②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入院后治疗:入院后给予多次支气管灌洗治疗,以及3%高渗盐水雾化促排痰治疗。同时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q8h抗感染4d,患儿体温正常,痰培养结果示病原体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不敏感;但患儿体温正常,故继用并加用环丙沙星及红霉素治疗14d,患儿偶咳,无痰;出院后改用罗红霉素mg/d口服,半年后复查。
出院后2个月随访:一般情况:明显好转,体重增加,几乎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杵状指好转,肝脾肋下未触及。肺功能:好转。肺CT:改变不明显。肝功能正常。继用罗红霉素mg/d口服,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但患儿已失访。
3.讨论
3.1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
①患儿男,年长儿,反复咳嗽痰多5年伴间断发热,痰多为黄绿痰,后期出现活动时呼吸困难;②胸部听诊闻及断续性湿啰音,杵状指;③鼻窦CT示鼻窦炎;④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支气管炎,黏液栓,灌洗后发现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两肺广泛细小支气管、支气管扩张呈小树芽状;⑤FEV%及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80mmHg);⑥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RP、红细胞沉降率高,多次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⑦8岁前无反复咳嗽、咳痰史。
3.2诊断分析及鉴别诊断
广泛的支气管扩张通常由以下因素所致:①幼年曾有重症肺部感染病史(如百日咳、麻疹):但患儿无相应病史,起病较晚,不支持;②肺囊性纤维化:患儿有反复咳嗽脓痰,支气管扩张应考虑,但患儿为汉族,无腹泻史,无家族史,无两个以上脏器(胰腺)受损,且中央性支气管与外周支气管均有显著扩张,且以外周细小支气管扩张为主,故不支持;③原发纤毛不动综合征:支持点:反复咳嗽脓痰,支气管扩张,不支持点:患儿8岁前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较晚,不支持,可进一步行纤毛形态功能检查进行鉴别,但目前患儿有感染,纤毛形态功能异常可能继发;④免疫缺陷病:患儿8岁前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较晚,胸部影像学检查以支气管扩张、肺不张为主,目前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T、B淋巴细胞亚群检查结果正常,故不支持;⑤过敏性疾患:一些过敏性疾病可能表现为肺广泛病变,这些过敏性疾病如外源性过敏性肺炎,过敏性肺曲霉菌病,前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肺小结节弥漫性均匀分布,而后者的影像学表现以中央性支气管扩张为主,但患儿无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IgG检查结果正常,影像学特点也不支持;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患儿反复咳嗽多脓痰,活动后气促,杵状指,低氧血症,支气管扩张较均匀分布于两肺,支气管扩张呈小树芽状,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合并鼻窦炎,多次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考虑。
4.小结
(内容图表有略,具体请见全文)
(《儿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白癜风食谱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