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细支气管炎多中心研究
————重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和临床应用研究
拟发表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年第11期
多中心研究背景:
①病毒能够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RSV为常见病原,目前国内尚无理想的适用于小儿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药物。
②重组人干扰素α1b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轻,中和抗体产生率低等优点,可用于儿科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病毒治疗。
③研究报道,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能够取得较好疗效,还具有使用方便、患儿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且当前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临床观察。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循证研究结果作为临床用药支撑。
总体方案设计:
①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细支气管炎研究协作组(11所研究中心)
研究单位
主要研究者
医院(组长单位)
尚云晓
医院
黄英、刘恩梅
医院
陈强、李岚
首医院
曹玲
医院
陆敏
医院
赵德育
医院
王莹
医院
刘瀚旻
医院
余静
医院
李宇宁
医院
吴澄清
②试验设计: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大样本试验
总病例数:例,病例收集时间:.12--.5
具体研究方法:
①A.年龄≤2岁,男女不限;B.临床诊断为细支气管炎,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C.发病在96小时内者,C.诊疗前两周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制剂。
A.已知对干扰素过敏者;B.有心脏、呼吸、肝肾功能不全和重度营养不良等其他严重疾病者;C.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D.病程中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者.
②试验分组:
A.对照组:例,基础用药雾化吸入5%沙丁胺醇0.25ml和布地奈德0.5mg.
B.低剂量组:例,基础用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2.0μg/kg.次雾化吸入.
C.高剂量组:例,基础用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4.0μg/kg.雾化吸入.
用药方式:雾化吸入,每日两次,连续给药5-7天,观察期7天.
③:A.一般检查:体温、心率、呼吸频率;
B.临床症状和体征:咳嗽、喘息、喘鸣音、水泡音、三凹征;
C.心电图检查;
D.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病原学检查;
:
主要疗效指标:喘息、喘鸣音、三凹征的改善率和消失时间。
次要疗效指标:咳嗽、水泡音的改善率和消失时间。
④对象和方法:
病情评分
病情评分标准:0分----无咳嗽、喘息、肺部体征
1分----轻度
2分----中度
3分----重度
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总改善率:各单项症状评分总体的改善率
试验结果
①总改善率
②各项疗效指标的消失时间
③早期用药和晚期用药
④安全性评价
表1:用药组和对照组患儿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分析
结论:可看出各组患儿的体温、心率和呼吸在用药前、用药期间和用药结束时均稳定。
表2:受试患儿用药前、后主要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结论:各组患儿在给药前、后的主要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用药后的心电图、尿常规、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表3:研究过程中不良事件总结表
不良事件
对照组
2μg组
4μg组
发生
例数
程度
与试验药物关系
发生
例数
程度
与试验药物关系
发生
例数
程度
与试验药物关系
腹泻
3
中度
不可能有关
2
轻度
可能无关
1
轻度
可能无关
发热
2
中度
不可能有关
1
中度
可能无关
1
中度
可能无关
中性粒细胞下降
0
1
轻度
可能有关
总计例数
5
3
3
总结
①目前国内尚无特效治疗细支气管炎,干扰素的特点更适用于儿童使用。
②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疗效的验证:
A.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总体缓解率。
B.研究中评价的主、次要终点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有所缩短,其中以喘息、喘鸣音和三凹症最为显著,提示干扰素对于呼吸和炎症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
C.由于病毒复制在病程早期,早期用药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或更好。本研究也提示对于早期就诊的患儿,较高剂量的干扰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晚期用药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③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安全性评价:
本研究首次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明儿童对于雾化吸入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高剂量用药也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白癜丰白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