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早晚温差大,而且气温低,很容易引发小儿支气管炎。那么平时爸爸妈妈要如何才能让宝宝免受支气管炎之苦呢?本期节目中,权威西医专家管医生给我们三个健康小tips,助宝宝顺利度过冬季支气管炎高发期。
首先要避免和病毒接触(Eliminatethecontactsource)。RSV病毒通常是通过接触与液体传播,在托儿所很常见,所以小孩患上细支气管炎通常被兄弟姐妹或父母传染。大人或者兄弟姐妹也许只是感冒,但婴儿的情况就更严重,会患上细支气管炎。要预防婴儿生病,需要避免在父母或兄弟姐妹生病的时候亲吻孩子,抱孩子。
第二点是空气质量。常通风,少去密闭空间(Ventilatethehousefrequentlyandavoidcrowdedplaces)。在RSV病毒多发季,少去人多的地方。另外,如果托儿所有孩子患病,家长应该让孩子请几天假。其次,吸烟会影响肺部。如果婴儿接触到了二手烟,一定要立即避免,必须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空气环境。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医生们经常强调的就是要勤洗手(Washhandsfrequently),洗手洗手再洗手。一定要记住家里每个人都要勤洗手。这有助于预防因为病毒通过液滴传播,通过咳嗽和鼻腔内的液体传播。所以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止咳糖浆要慎用,抑制咳嗽不治本
对于咳嗽的小孩子,有一些理疗师疗法会使用胸部排痰法(chestexpectoration),帮孩子咳出或者吐出造成堵塞的黏液。在西医当中,有一些在药店可以买到的——像是能够清痰的美清痰(Mucinex)药物。但是不推荐止咳糖浆,因为我们不希望抑制咳嗽,反而希望通过咳嗽把痰吐出来,而不是抑制咳嗽。
那么,在中医专家看来,冬季小儿支气管炎高发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对症治疗呢?
宝宝反复支气管炎,或由喂养方式不当引起
随着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再加上很多年轻父母们,尤其家庭中的老一辈们婴幼儿喂养知识的缺乏,喂养方式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不要小看那些零食,饮料中的糖类等物质,他们恐怕就是引发宝宝支气管炎的“凶手”哦。来听听中医专家对小儿支气管炎的分析和推荐的治疗办法吧。
中医观点:细支气管炎是由于湿毒感染引起
从中医角度看,小儿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咳嗽,气短,而且往往是干咳,痰少,伴有中低度的热。西医认为它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而中医则认为是湿毒(damptoxins)感染,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都与不当的喂养方式有关:
1.蛋白质摄入过度。现在小孩子蛋白质摄入过度,该调整辅食的时候没有及时跟上或者调整的不好,蛋白质在人体内就会产生中医所说的“湿毒”。
2.糖类摄入过度。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来好,孩子的糖类摄入也越来越高。中医认为糖在人体内会产生痰湿(phlegm-dampness),痰湿郁结在肺部就会引起此类小儿细支气管炎。
3.乳类饮料摄入过度。乳类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糖类,还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重要的痰湿的来源。
4.营养保健品的摄入。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会经常让小孩子服用钙片等营养保健品。任何一个营养保健品连续服用超过三个月后,就可能会产生“毒”,这就是中医说的“湿毒”。
中医认为脾胃是生痰的根源,而肺是储痰湿的根本。但痰湿储存在肺里时就容易引起小儿的支气管炎。加之冬天人体的阳气要收归到体内,阳气与痰湿组织在我们的肺中交替的时候就会产生痰热,甚至痰毒,从而诱发小儿的支气管炎。
中医治疗:辩证施治开药方,喂养方式要调整
如果确诊是小儿细支气管炎,中医就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临床中常见的成药有健儿清解液(Jian’erQingjieliquid)以及其他小儿清肺止咳的药物。最好是到中医门诊,找一些有经验的中医把把脉,使用有针对性的中药药方。如果辩证施治后可以给出一个好的方剂的话,一般5天到2周就可以看到症状好转。
同时还要注意家中空气的清洁,时刻地通风。鼓励小朋友多做运动。在此基础上还要调整我们的喂养方式。这是根本性改变小儿体质的好办法。
如果您想获得更多来自资深儿科专家管医生的建议,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