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炎又称阻塞性肺气肿,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近年来大气污染、不良的吸烟习惯、肺部感染等因素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炎对病人的危害非常大,所以人们也越来月开始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的治疗和诊断方面的相关知识。
阻塞性肺气肿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较不易,应结合病史、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凡有逐渐加重的气急史,肺功能测验示残气及残气/肺总量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气体分布不匀,弥散功能减低;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诊断即可成立。
阻塞性肺气肿治疗方式
肺气肿患者每因呼吸道感染而症状进一步加重,肺功能也更趋减损。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可采取耐寒锻炼、肌注核酪或卡介苗素等。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呼吸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增高。但饮食摄入由于气急、缺氧、右心衰竭或使用药物等原因不能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低,因此常常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损害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也能削弱机体免疫机制。故应重视营养素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全身运动如步行、踏车、活动平板、广播操、太极拳等不仅增加肌肉活动度,而且也锻炼呼吸循环功能。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一定要立足于早期,我们不但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还要注意日常预防防护工作,改善氧供,防预受寒感染,进行适当的体质锻炼,只有自身抵抗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对抗疾病。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简单实用,学会就可以帮人看病了
慢性支气管炎,常用6种中成药,该如何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