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据估计从至年,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将从5.46亿增长至16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7%;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也将以类似速度增长,预计全球将有3亿人罹患支气管哮喘(哮喘),每年将有25万人因此丧生[1]。哮喘素来被认为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但实际上,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近[2],且患病率逐年增长。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年哮喘的临床诊治面临更多困境:临床诊断困难、重症患者居多、药物治疗反应差、住院率和病死率高[3]。然而,目前哮喘诊疗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是针对年轻患者的研究成果,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这主要与下述因素密切相关[4]:(1)老年群体通常不符合随机对照研究的年龄准入标准;(2)老年哮喘患者往往伴发多种疾病,影响对研究结果的解读。随着对哮喘研究的逐步加深,愈发证实哮喘是一种异质性极高的疾病类型[5],且老年患者发病机制更有其独特性,现综述如下。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原则。

一、长期原则

由于哮喘是一种长期慢性病,所以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往往以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和减轻急性发作为治疗目标。哮喘患者最好暂且放下短期内将哮喘治愈的想法,坚持长期预防和治疗,做到持之以恒,而不是半途而废。这是患者最容易忽视的一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

二、个体化原则

患者们往往会相互交流疾病之间的信息,并对各自使用的方法和药物进行对比,甚至是会具体到剂量的使用,忽视其治疗的个体化原则。患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zl/13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