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不论城市或农村,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都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及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亿名慢阻肺患者,40岁以上成年人发病率高达13.7%,慢阻肺已经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的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构成重大公共卫生负担。然而慢阻肺这个词很多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过,患病知晓率更是不足1%,慢阻肺正在成为危害健康的“沉默杀手”。过去学界会将COPD分为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和肺气肿(emphysema)两型。慢性支气管炎一词现今则用于描述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病人每年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两年者;而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lungdiseasenews什么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与显着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慢阻肺主要累及气管和肺脏,但也可以引起全身不良效应。一般来说,慢阻肺的发病与环境密切相关,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年4月10日王辰院士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大规模人群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已经约1亿人,2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发生慢阻肺的风险中,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0.92倍。95%以上男性慢阻肺患者是吸烟导致的,60岁以上吸烟人群患病率超过40%。此外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也会引起慢阻肺的发生;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及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年龄增大、气候等因素也是发病因素。

COPD症状

其主要症状呼吸短促、咳嗽和咳痰,常被误认为感冒或气喘,因此超过八成确诊时已经是中重度,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而后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促。COPD是一种进行性且不可逆疾病,也就是说病情会随时间逐渐恶化,最后连走路、着衣等日常活动都难以进行。研究显示肺阻塞病人急性发作住院的死亡率为4%,年龄越大及共病症越多的病人住院死亡率较高,而病人出院后一年的死亡率高达22%。lungdiseasenews

medical.andonline

COPD预防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相对次要的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和遗传等。在发展中国家,导致空气污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烹煮及供暖炉火的通风不良。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使肺部产生炎症反应,并导致小气道变窄及肺组织的破坏。COPD与哮喘不同的是,前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药之后,改善效果不如后者。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zl/119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