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小云,让科学育儿更简单些。

这一篇应该是比较冷门了,然而越冷门的科普写起来越费劲儿,我已经不分昼夜的查了3宿资料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干货干到没朋友。

既然点开率都奇低,我也就放飞自我了,把废话讲在头里,反正也没啥影响。

写科普太通俗吧容易曲解指南的意思,废话多点吧又容易长篇大论,短小精悍又枯燥无味,真是愁死我了。

但是这个细支气管炎内容真的是太TM多了,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把它写的通俗又精悍,还是TM那么长。

如果你能仔细看到最后,你肯定没亏到,也算告慰了我熬的夜,给我留个言吧,我想谢谢你。

本文大概:字阅读需要:8分钟

细支气管炎通常影响2岁以下的宝宝,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婴幼儿住院的主要原因,2~6个月的的宝宝发病率最高,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

先给大家看两个视频,这个是宝宝喘息的样子,呼吸非常急促,从脖子处能观察到有三凹征的迹象。

这个是3~5个月宝宝细支气管炎咳嗽的样子,很剧烈,有痰音。

我看完这两个视频觉得非常难受,如果朋朋这样,我也想有个神医一下子就治好他,马上止住咳嗽。

事实上细支气管炎有时比肺炎更凶险,但医学上对细支气管炎的治疗还有争议。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医生,能做的,或者说可以做的非常少,细支气管炎也是一个过度治疗的重灾区。

原因和原理因为什么

细支气管炎95%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是鼻病毒。不常见的包括副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人类博卡病毒。

大约1/3的细支气管炎儿童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的病毒。细菌感染非常罕见。

毛细支气管是气管和肺部的枢纽,是气管的末梢,特别是宝宝的,细支气管非常细小。

感染时身体分泌粘液包裹住病毒,用咳嗽的方式把病毒清除出去。同时细支气管肿胀发炎,气道的上皮细胞受损后脱落下来,纤毛的活动也受了影响。

再加上宝宝的气管更细,咳嗽反射更弱这一系列原因,痰液咳不出来,气管被堵住了。所以宝宝就会呼吸困难,容易缺氧,甚至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多久能好

细支气管炎开始就像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普通感冒,通常有38.3℃的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涕。

第2~3天开始出现下呼吸道的症状,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可能有三凹征」,喘息。其他表现可能有食欲不振,易激惹,或者出现中耳炎。第3~5天最严重,痊愈大概要4周。

严重细支气管炎表现为呼吸越来越费劲,呼吸频率30或70次呼吸/分钟,鼻翼煽动,三凹征,呻吟,皮肤青紫,脱水,低氧血症「SpO%」,呼吸暂停或急性呼吸衰竭。

年龄12周的,或者有心肺疾病的,免疫障碍的,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脱水,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继发细菌感染。

诊断方法检测有哪些误区X光胸片

通常不需要。因为轻度的细支气管炎即使拍了X光胸片,也不会因此改变治疗方式,还可能导致抗生素滥用。

中度或重度的,特别是初步面诊病因不明确,有必要排除其他原因的,可以选择拍片。

鼻咽拭子

不建议常规做鼻咽拭子检测,因为它也不会改变治疗方式,而且准确率与采集标本的位置、方式有关,大概有80%~90%的概率。

但是为了住院时安排病房,把感染不同病菌的患者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鼻咽拭子是有意义的。

血液检查

血常规对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没有用。细菌感染非常罕见,血液培养需要时间比较长,有可能耽误病情,所以血液培养也不是常规推荐的检查。

血氧饱和度

中度或重度的细支气管炎需要做血氧饱和度检测,一般与是否需要住院和呼吸支持有关。

综上,判断细支气管炎严重与否,宝宝要不要住院,主要依靠医生听诊,结合病史,还有宝宝的综合表现。

治疗误区有哪些不必要的过度治疗肾上腺素

关于它的研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研究说肾上腺素可以减少住院,有的研究显示对住院时间的长短没有影响。现在没有足够证据支持肾上腺素常规使用,如果用了,效果不明显的话没必要继续用。

支气管扩张剂

细支气管炎之所以会呼吸困难,是因为堵塞,而不是收缩。它可能会短期改善病情,但不会影响整体病程,还可能有不良反应,并会增加经济负担。

Uptodate不建议为第一次得细支气管炎的宝宝常规雾化支气管扩张剂,但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在重度细支气管炎的宝宝中使用。

在随机试验中,口服支气管扩张剂既没有缩短病程,也没有让病情改善,还与不良反应有关「比如心跳加快」。

国内的专家共识说「目前尚无循征依据支持使用SAMA『支气管扩张剂-如异丙托溴铵』治疗细支气管炎,但是我国有较多的临床应用经验,因此必要时可酌情添加」。这个「我国」和「酌情」看起来很可疑。

Uptodate的原话是「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小时内客观评估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下试试,有效就继续用,无效的话可以停。

糖皮质激素

第一次得细支气管炎的健康宝宝,不建议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口服和输液」。

尽管糖皮质激素是抗炎的,理论上可以减少细支气管的肿胀,但是大多数研究显示它对细支气管炎的影响非常小。

雾化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也不能缩短病程,影响住院率。治疗细支气管炎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高渗盐水

有2个荟萃分析提出了低质量的证据证明用高渗盐水雾化,可以减少住院半天。

年英国国家卫生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年美国儿科协会AAP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医生「可能会给婴幼儿和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儿童用高渗盐水」。

年的一个系统性的回顾指出,高渗盐水降低了细支气管炎宝宝的住院率,但证据并不高。

综合现有的研究,Uptodate给出的意见是:除非另有高质量研究,否则雾化高渗盐水不能常规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吸鼻涕、吸痰

用导管吸鼻咽部可能产生水肿和鼻塞,口咽部导管吸痰可引起咳嗽。

12项随机试验的系统分析的结论是,吸痰并不能减轻严重程度或病程,还可能增加宝宝的痛苦。除非宝宝有其它基础病。

如果是家用的普通洗鼻器,可以给宝宝吸几次,减轻鼻后滴漏引起的咳嗽。

抗生素

只有确定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生素,细支气管炎绝大多数都是自限性的。

抗病毒

美国FDA只批准了雾化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有生殖毒性,能造成溶血性贫血。

但利巴韦林雾化剂6g的在美国要1万多刀,需要专门的雾化仪器,适应症是有免疫缺陷的人,而且疗效还不确切。

以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雾化利巴韦林不现实,而且也不见得有必要。

白三烯抑制剂

常见的药是顺尔宁,用来治疗和预防哮喘的一种药。细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不是哮喘的原因。

年5项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它对住院时间和整体病情评分没有影响。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它在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目前来说不推荐用它治疗细支气管炎。

正确治疗方法补液+吸氧

现有的研究就是这样,没必要乱七八糟的检测,耳熟能详的治疗方法也不循征,轻度的细支气管炎在家护理即可,重度的乖乖去住院。

发烧

以宝宝是否舒适为标准,3~6个月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以选择布洛芬,按体重吃。

咳嗽

提高空气湿度到50%~60%,或者去浴室洗澡,水蒸气湿润呼吸道也能缓解咳嗽。

1岁以下可以喝温水或者苹果汁,1岁以上可以喝蜂蜜水。

睡觉时用半卧位,也就是45度半躺着睡。

咳嗽是咳不坏的,不论怎样细支气管炎就是要咳那么三五天。

鼻塞

生理盐水或者海盐水喷鼻,用洗鼻器给宝宝吸鼻涕,教大一点的宝宝自己擤鼻涕,减轻鼻后滴漏引起的咳嗽。

如果宝宝配合,也可以用温毛巾敷鼻子,注意不要烫伤。

避免二手烟

二手烟会加重呼吸系统感染的症状,多了也不想说啥。

避免脱水

细支气管炎咳嗽的很厉害,缺氧也会影响进食,警惕脱水对护理细支气管炎的宝宝非常关键。

密切观察宝宝的小便次数和颜色,皮肤和黏膜。可以少量多次喂水或者果汁,吃容易下咽的食物。

如果因为不能吃喝导致脱水,是一定要住院治疗的,可能用输液或者鼻饲的方法补充体液。

吸氧

住院的宝宝除了因为脱水,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缺氧。

血氧饱和度在哪一个数值需要吸氧,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准确的标准,美国儿科学会AAP实践指南建议SpO%。具体情况应该遵医嘱,吸氧是治疗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

其他

不要给宝宝吃含有阿司匹林的药,它与瑞士综合征有关。

不要给2岁以下的宝宝吃任何感冒药和止咳药,很多指南都建议6岁以下不吃这些药。

预防和就医简单的办法最有效

引起细支气管炎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所以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勤洗手,不要摸眼睛、鼻子、嘴。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不要让宝宝接触其他生病的人,家里经常通风,远离二手烟。

尽量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及时接种肺炎和流感疫苗。

医院:

3个月的宝宝

精神状态不好,昏昏欲睡

嘴唇、指甲或者眼圈青紫

呼吸频率30或60次呼吸/分钟

出现三凹征

呕吐

脱水

关于文中说的呼吸次数和三凹征,在肺炎一篇里写过,直接点链接可看。

?怀疑肺医院

「呼吸次数法」和「三凹征」最靠谱

关于雾化问题,点这个链接可看。

?医院的杀手锏,比输液更有害?

参考资料:

uptodate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yy/83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