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孩子支气管炎的病例数量居高不下。许多孩子因营养过剩而出现积食内热,如不及时处理,极易演变为咳嗽。经过抽血拍片检查,结果常常显示为支气管炎。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许多孩子在接受治疗后,明明已经确诊为支气管炎,却仍然出现反复咳嗽的症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又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你的孩子咳嗽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我们建议你可以对照以下症状进行自我判断:
1.生病前后,孩子饮食杂乱,摄入食物较多;
2.孩子舌苔厚或呈现草莓舌,口腔有异味(即使刷牙后仍然存在);
3.孩子长时间大便超过2天以上排一次,且大便颜色偏黑、量少;
4.孩子睡觉不踏实,翻来覆去,趴着睡或磨牙;
5.孩子食欲不振,或过量饮食,经常表示肚子饿;
6.年龄较大的孩子经常表示肚子痛;
7.孩子在晚上或半夜咳嗽,或早上起床时咳嗽一阵。
如果上述症状中有两条以上与你家孩子的状况相符,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孩子的咳嗽病根在于“脾虚积食引起的咳嗽”。
积食不消,咳嗽便无法根除。一味地使用抗生素虽然可以缓解咳嗽症状,但同时也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两步走的策略:
1.首先消除积食,疏通中焦。如果孩子食欲良好,摄入肉类较多,但吃得太饱后几天都不想吃饭,且伴随口气臭、舌苔厚、肚子胀的情况,这就是食积不消的表现。此时,我们可以使用“保和颗粒”来帮助消食导滞、促进消化,同时配合素食连喝三天。
2.接下来,我们需要宣肺化痰、增强脾理气。这时可以使用“健清宣平冲剂”,该药具有宣肺化痰的功效,可以帮助孩子排痰化痰。其中的中药材如杏仁、桔梗、陈皮、玉竹等具有化痰排痰、理气健脾的作用。
只有当积食完全消除后,咳嗽才能得到根本上的缓解。而仅仅依赖抗生素治疗咳嗽的方式,虽然可以短暂地抑制咳嗽症状,但对孩子的身体却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因此,我们强调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咳嗽问题。
在咳嗽得到缓解之后,我们可以采用山药、茯苓、芡实、莲子与适量猪瘦肉一起煮水喝的方式,这具有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合经常脾虚积食的孩子。每周可以给孩子喝一两次。#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