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我必须要讲。
那就是,从11月中旬到12月初,在这短短的20余天里,北京竟先后发布了3次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最近一次12月1日0时启动
上一次11月24日12时启动
入冬第一次11月13日8时启动
哪里发布的?当然不是墨迹天气,也不是Yahoo,而是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那么,面对这样的空气污染程度和频率,
对于今年的空气质量,你还乐观得起来吗?
你也别太难过,起码前年买的空气净化器(不过前年的滤芯最好还是换一下)又能继续用了。
空气不好,在家我们开净化器,在外我们戴口罩,这是一条铁打的纪律。
这是为本次评测受冻的同事,在此鸣谢。
净化器和口罩相比,前者的标准统一而又清晰,在采访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制定者朱焰老师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这是他做过影响力最大的国标了,空净的国标不论对于市场、行业还是消费者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
而口罩这边就不同了,净化器主要遵循新国标这一个标准,而你在商场、网店能买到的口罩,却至少有4个标准可遵循。
但是,即便帮你把这4种常见标准整理出来,从理论到实际的距离依旧不减,你未必能用这张表挑出一款有用、好用、实用的口罩。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写出此文的目的,斥资20万RMB,对防护型口罩做一次横评。
这次横评最终结果的呈现,我们将遵循专属于口罩的国家标准GB/T-(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推荐给消费者经过严格筛选的产品作为选购参考。
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采购,综合真实用户、编辑团队的建议以及电商平台的销量,购入50款热销产品;
50款参评口罩列阵
接下来,海选,根据包装参数、防护标准、产品类型、产品评价、主观试戴等5个维度进行层层筛选;
最后,送测,将优秀产品送至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测试,得出最终推荐。
准备好了吗?
还有一箱!
可以开始了!
第一关,外包装。
外包装,不看颜值,看态度。
产品外包装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这里我们要求产品外包装中必须有详细的产品特征描述,你符合什么标准?呼吸阻力、防护标准标称是否齐全?
如果你对这些含糊其辞,甚至只字不提,这种不靠谱的产品还是不要来浪费我们的活动经费了,淘汰你用不着检测机构。
这些口罩的外包装。。实在太不严肃了。
我们先过滤掉一些过于山寨,以及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的产品。
剩下的产品,可以按照产品说明的翔实程度,分成三个梯队。
3M注明了防护级别,并对口罩的过滤能力加以解释
绿盾标注了所附标准,并说明了每层的材质
优空气除了防护级别、材质信息,还列出了防护效果、呼吸阻力
在信息比较翔实的第一梯队中,绿盾、优空气等的外包装上我们找到了所符标准、产品材质(甚至每个过滤层级用料和功能都找的到),优空气更是连呼吸阻力都标注了出来,信息非常全面。
麦迪康标注所附标准,简单说明所用材质
霍尼韦尔除了防护级别,还提到了对粉尘、细菌的过滤作用
中科贝思达注明防护级别以及推荐使用时间
可孚可以找到防护级别,并对适用范围加以说明
第二梯队,标注信息一般翔实的品牌规模最大,一般都是标明了相关标准和适用范围,这是一种中规中矩的标识方法,在大部分口罩中我们都可以找到。
格林特卫PM2.5很显眼,却没有提及所符标准及防护级别
迪士尼儿童使用的口罩,说明简略且防护种类里没有PM2.5
PITTA明星同款,没有提到PM2.5过滤能力,仅作“防花粉”用途
第三梯队的口罩的标示中,要不就是没有写到PM2.5过滤效果的,要不就是使用方法很详细,但防护信息却相当于一个“略”字的。
我们的目的,是找出推荐大家购买的口罩,对防护信息“略”或不提及的,我们在此不作推荐。
没想到的是,在第一关外包装中,竟然有将近半数的产品在包装上就让人难以信服,进入下一环节的产品数量已被腰斩。
第二关产品类型
很多口罩采用了棉质、滤片等作为过滤手段,其实在重度雾霾时这样的方案并不可靠,比如滤片是有过滤能力的,但是难以保证产品能够时时刻刻围住口鼻。有人会问,他们是过了标准的啊?没错,过滤性能是过滤标准的,但是只是能过滤,在你的脸上是否有效是无法被证实的。
单层口罩
防雾霾口罩大多是3层结构,两层无纺布,中间一层静电棉。而真正起到防雾霾作用的,也正是这层靠静电吸附作用进行过滤的静电棉,这种单层口罩连静电棉都没有,又怎么能防雾霾呢?
我们经常能听到的PM2.5,是对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统称,而其中粒径更小的,小于等于0.5微米的颗粒物,则可以随着呼吸进入我们的气管、支气管以及肺泡。儿童由于皮肤黏膜(包括鼻腔、咽喉部、呼吸道粘膜及气管内膜)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
对于粒径如此小的颗粒物,普通材质已经无法阻隔,需要这层静电棉的静电吸附作用才能将其“俘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使用静电棉如此重要。
滤片式口罩
防雾霾口罩的密合性至关重要,漏风是一定要避免的。而这种替换滤片式的口罩几乎就不存在密合性,你呼吸的空气几乎都是从滤片以外的罩体透过来的,经过滤片过滤的空气极少。
爱豆同款PITTA但对雾霾无效
刚才看外包装你可能对不上号,但是看这张图你肯定认识了吧?这一类口罩虽然颜值很高,虽然爱豆喜欢戴,但它的功效其实已经在产品表面上标注的很清楚了,就是为了防花粉,不具备防雾霾的作用。
最后还有常见的医用口罩,就是为了防止飞沫等,至于棉质口罩加一层滤棉就行了吗?效果参见滤片式,效果甚微。
棉质口罩
此处我们选出了较为可靠选用静电驻极材料的口罩作为准则而进行淘汰。
到此,使用棉质、滤片以及不具备防雾霾作用的8款产品被淘汰,20款进入下一轮。
第三关防护标准
说到防护标准,请允许我再放一下开头那张让人头大的图。
目前所活跃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就有至少4种标准,他们分别是中国GB-(老国标)、中国GB/T-(新国标)、美国NIOSH、欧盟EN标准。
知识点:新国标不仅对口罩防护效果即密合进行A,B,C,D分级,而且对油性颗粒物做出来相应的过滤要求,对口罩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做了更高要求,对口罩本身是否含甲醛,PH值,微生物等细节都做了详细要求。
这里,我们尊重各个企业对于口罩标准的选择。
但不管选择了哪个标准,该标准下都有3或4个分级,我们淘汰掉防护等级最低的,留下最高级以及次高级的产品,它们是:
老国标(7款,均为次高级KN95):3MV、霍尼韦尔HV、保为康、中体倍力、松研、袋鼠医生、格林特卫;
新国标(2款):优空气(最高级A级),云南白药(次高级B级);
美标(3款,均为次高级N95):重松DD02V、鱼跃、成楷科技。
以上12款产品,进入下一轮。
第四关佩戴体验
接下来,请我们的同事逐一试戴这12款口罩,为了覆盖尽可能多的需求,我们设置了多种组别。
甚至还特意准备了女性化妆组,因为据可爱的她们反应冬天根本不会选择戴口罩,因为会有严重的妆痕,显然对于美丽大于一切的女生来说,这是无法被容忍的,尤其是那些透气性不佳的口罩,粉底在热气之下会被晕染,而导致花妆...
用双面胶进行鼻部密封的产品...化妆?不可能的
在主观试戴时的维度其实更多,比如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贴合性,就有很多门道。除了上面化了妆的女性,戴眼镜的朋友,脸比较瘦削的朋友,对于口罩贴合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另外舒适性和密闭性也是决定体验的重要因素。
近视患者试戴3M
脸颊瘦削的同事试戴优空气
在试戴团成员体验过12款口罩之后,我没有问他们哪款戴着最贴合,而是提出这样一个要求:选出3款你最想继续了解的口罩。
根据得票数量,排在前3名的分别是:3MV、优空气、重松DD02V。
为什么要让大家这么选?
我的担心是,类似3MV的耳戴式口罩戴起来并不舒服,但它却是最常见的一款防雾霾口罩。
如果仅从舒适度出发,很可能会让这款极具代表性的口罩错过最终送测,而在“最想继续了解”的问法下得票第一,也证明了大家非常关心这款最常见的口罩的防霾效果到底如何。
第二名和第三名,优空气和重松,前者产自台湾,后者产自日本,重松的上榜有些意外,因为它和其他口罩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也许是大家比较信赖日本制造?
而选优空气的同事,理由几乎一致是“戴着舒服”,详细了解之后,都提到了优空气的鼻夹位置要明显舒适。
这个鼻夹有什么不同?我决定拆一个优空气。
为了对比,我又把另外两个也拆了。
如下↓
↑这是3MV的鼻夹,只贴了一层海绵上去。
↑这是重松DD02V的鼻夹,比3M的厚了一些,但不算柔软
↑这是优空气的回折式鼻梁条,厚实而松软,戴着更舒服,同时也减小了泄漏率。
在接下来的鼻夹拆卸过程当中,更是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先拆重松,这款最好拆,甚至称不上拆,感觉是撕下来的。
↑再来拆3M的。
↑还是3M。。
3M的金属夹很薄,有些锋利。而且没想到的是,拆的过程中折了一下,然后就。。。断了。
↑优空气拆解中。
优空气的金属夹我没拿出来,被封在了里面。
虽然是细节,但之前有过儿童被鼻夹金属割伤的新闻,虽然概率不大,但防患于未然,自然更好。
既然鼻夹都拆了,索性拆得更彻底一点。
评测,就是把好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
3M
3M剪开之后,一共三层,两个外层中间夹着一层HEPA。
重松
重松也是一样,都是典型的三层结构。
优空气
优空气的触感比较松软,里面肯定不止一层,总体应该有个4~5层。
数一下。
一共7层!
看来这位国产货(台湾产,有错吗?)是个硬茬啊,好想看看它来对战美货、日货的结果,现在就让它们去分个输赢!
去吧!!!
不好意思有点激动。
这几个口罩已经被剪成了破烂儿,送它们去20万就白花了。
还好京东够快,晚上下单一早就到。
新包装也别浪费,给大家奉送个开箱。
3个装的3MV
3个装的优空气
10个装的重松DD02V
从三款口罩的包装上来看,优空气使用了独立包装的形式,而3M、重松并没有。尤其是重松,10个装的口罩也都是在同一个塑料袋里,很容易在开启后污染到其他还没使用的口罩。独立包装则规避了这一问题,更加安全、卫生。
在三款产品送测之前,
我先解释一下我们测的是什么。
本次测试,在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虽然市场上流行着4种口罩标准(老国标、新国标、美标、欧标),但是今天我们入乡随俗、辞旧迎新,统一按照新国标暨GB/T-标准进行测试。
我们很多消费者之前选口罩都认准KN95,认为这是口罩的一个最高标准,实际上KN95的意思是指过滤效率能达到95%以上,而新国标出台以后,我们看到KN95口罩对应的仅仅是新国标的II级过滤标准,要想达到新国标I级,过滤效率必须达到99%以上。
所以新国标出台以后,我们建议消费者选择口罩要认准新国标的最高标准:过滤效率I级,防护效果A级,满足这个指标的口罩一定会比KN95口罩更优秀!
在测试方面,与老国标代差10年的新国标显然更加严格:一是新国标不仅要测盐性颗粒,也要测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油性颗粒;二就是新国标加入了防护效果级别的评定。
PM2.5是一种盐性颗粒和油性颗粒混合的污染物,因为油性颗粒物具有附着力,所以其危害更大,吸入之后可以附着在我们的肺泡上,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生活中,像是汽车尾气、油烟、二手烟、新沥青路散发的沥青气味、以及工厂排放的化工污染物等等,这些都是油性颗粒物,所以可见新国标中加入对油性颗粒物的测试非常有必要。
在实验室中,测试人员会使用NaCl与玉米油进行发尘测试,来制造盐性介质与油性介质,更加真实地模拟PM2.5这种复杂的污染物。只有对盐性、油性两种介质分别通过测试的口罩才给予级别认证,防护效果级别从最高到低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
不同的防护级别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可以看到,在空气污染更加严重时,我们需要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在严重污染时我们需要能够达到A级的口罩。
此外,新国标还更加重视口罩佩戴的舒适程度,所以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呼吸阻力。
在日常佩戴口罩时,口罩时间戴长了容易出现头晕等症状,尤其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肺部力量较弱,戴着防霾口罩很容易感到憋闷,甚至之前还有过老人戴着防霾口罩晨练而晕倒的新闻,所以口罩的呼吸阻力很是关键,对于部分群体已经不仅仅是只关系到舒适程度而已。
正因为如此,新国标加入了呼吸阻力测试维度,从呼气和吸气的阻力两方面,通过测试数据为产品舒适性做出标注。
小结一下,对盐性介质、油性介质的过滤效率,呼气阻力、吸气阻力的大小,以及防护效果级别的高低,三者就是决定口罩性能的主要标准,也是我们今天测试的项目。
过滤效率越大越好,呼吸阻力越小越好,防护效果等级越高越好,清楚了这几点,你就知道下面这份报告该怎么看了。
来看成绩吧!
优空气过滤效率检验报告
重松DD02V过滤效率检验报告
3MV过滤效率检验报告
这份报告该怎么看?
很简单,%前的数字越大越好,数字越大,过滤效率就越高。
依照这个原则,优空气的数字最高,并且是两项(盐性/油性)数字均为最高。
还记得上文的解剖环节吗?
就是这张
3M、重松是三层材质,而优空气却达到了七层,其致胜关键也正是这层数的差别。
三层材质的口罩,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中间的夹层——静电棉,而优空气中间的夹层达到了5层,4层熔喷布+1层静电棉的设计达到了分层过滤的效果,阻隔了更多的颗粒物,过滤效率自然也就更好。
取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wh/1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