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
年
大
吉
又到了一年一度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
春节
俗话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胖三斤!”(泪目~)
不过胖是小事
但饮食里给我们带来的健康隐患一定要重视起来!
时刻记着:
春节管住嘴,快乐一整年;
海吃一时爽,隐患一辈子!
那么我们就从跟我们联系最紧密的
“食”和“酒”
两个方面来给大家一些小贴士
赶快素质三连:转发、收藏、保存吧!
春节健康饮食8大原则一、要营养均衡
注意荤素搭配,多食用一些蔬菜、豆制品及菌类等食物,可以调节口味,降低血糖血脂。
二、少吃脂肪
不建议完全不吃脂肪,因为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脂肪,少吃饼干、蛋糕、肉饼、火腿、奶油、奶酪和含有猪油、椰子油或棕榈油的食物。
三、切忌生冷海鲜
可食用一些牛羊肉,但切忌过量食用生冷海鲜食品。
四、避免煎炸食品
可选择一些用蒸、煮、炖等方法烹调的菜肴,避免煎炸食品。
五、合理摄取营养
选择一些粗粮制品,做到粗细搭配有利于合理摄取营养素。
六、吃要有度,避免过饱
如果吃的过于饱,就会膈肌上抬增加心脏的负担。
七、选择清淡饮料
应选择清淡饮料,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可以饮用一些山楂饮品,如喝酒应限量。
八、外出就餐注意环境和点餐量
外出就餐应注意就餐环境,注意食品卫生。点菜要适量,不要浪费,对于吃不完打包带回家的食物,要冷藏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争取第二天吃完,且吃前要充分加热。
春节刮油指南
1、酸梅汤:除了夏季解暑,其实最重要的作用是解油腻。它作为一种碱性饮品,饮用后有助中和糖类和脂类的酸性效应,加速它们的代谢分解。
2、山楂:含有大量粗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还可以增加胃蛋白酶活性,所含的脂肪酶能促进脂肪分解,起到消食积、助消化的作用。
3、大麦茶:用焙炒过的大麦制成的大麦茶具有去油腻、助消化、益气健胃等功效。此外,它具有独特的膳食纤维,可以将肠胃中的“垃圾”带出体外,还不会带来任何多余热量和负担。
4、苹果: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果胶,基本不含热量,每次经过人体时,总会“随手”将脂肪、油脂等物质带走,平衡消化功能,同时还会令皮肤更加光亮润泽。但注意不要在饭后立即吃。
另外还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补充纤维,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多喝热水和热茶解油腻。
春节健康饮酒需遵循5大原则
1、宁低勿高
高度酒喝一口顶三口低度酒。所以,同样喝一杯酒,度数降下来,健康提上去。建议大家喝酒时尽量选择葡萄酒、啤酒、米酒等低度酒。
2、不空肚喝
胃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很短,80%的酒精在肠内吸收,快速进入血液。因此,空腹饮酒即使酒量不多也易醉,加大了酒精对健康的危害。
3、适量喝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毫升,或葡萄酒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ml,或葡萄酒ml,或38度白酒50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能喝酒!
4、细斟慢饮
喝急酒会导致体内酒精含量激增,进而更容易使人喝醉。而拼酒者饮酒时,容易忽视饮酒量,往往以追逐一时的精神刺激为目的,最终造成醉酒。
5、足量喝水
酒精有利尿的成分,使血管扩张,体温上升,易造成身体缺水。因此,饮酒时多喝水,可减少酒后口渴等不适。
酒后不适合吃什么
1、鸡蛋。鸡蛋中富含半胱氨酸,具有解毒作用。《内科医学档案》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鸡蛋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缓解宿醉。
2、生姜。酒后吃点姜可刺激和恢复消化系统,缓解便秘、胀气和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3、番茄汁。饮酒之后,喝一杯番茄汁可补充糖分,提高体内血糖含量,减轻醉酒后头痛等不适感,番茄汁中的番茄红素还具有抗炎属性。
4、香蕉。饮酒过量之后,小便增多,血钾水平降低,进而容易导致肌肉乏力、血压升高等现象。这时吃1~3根香蕉可以补充钾,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
5、芦笋。饮酒及醉酒后吃点芦笋可以解酒护肝。芦笋提取物可提高能够分解酒精的多种酶的水平,减轻宿醉症状,保护肝脏细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
6、咖啡。酒后喝咖啡,可加快酒精代谢,使其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最后,再给“特殊人士”一些禁忌小贴士,大家对号自取哦!
酒后禁忌
1、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会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2、胆病患者忌“油”
节日期间食物油腻,胆病患者如果大量进食荤腻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因此,有胆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腻食品。
3、感冒患者忌“聚”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们容易伤风感冒,如走亲访友聚在一起,极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调养,这样既有利于病情恢复,又能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4、胰腺病患者忌“饱”
节日期间,美味佳肴丰富,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5、高血压患者忌“闹”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6、冠心病患者忌“累”
节日期间操劳太多或玩乐无度,会使心跳加速、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7、糖尿病患者忌“甜”
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应忌“甜”食,否则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8、脉管炎患者忌“烟”
节日期间,常有亲朋好友来家“拜年”,脉管炎患者为了招待客人而陪着频频吸烟,这样会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病症加剧。
9、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
我国民间有除夕“守岁”的习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电视,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极易引起疾病发作或病情加重。
10、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凉”
春节期间,气温较低,因此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以防旧病复发。
以上就是所有的春节饮食安全小贴示
春节七天乐
大家从细节入手
安心过大年哦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