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本病具有自限性。为规范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与预防,在参考国外相关最新诊断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年龄小于1岁、第一次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一、诊断
1.应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B级证据,高度推荐);
2.应评估有无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如年龄12周、早产、合并心肺疾病或存在免疫缺陷状态(B级证据,中度推荐)。
二、治疗
1.监测病情变化、对症和支持治疗(A级证据,高度推荐);
2.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B级证据,低度推荐);
3.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A级证据,高度推荐),可选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B级证据,低度推荐);
4.住院患儿在严密监测下,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B级证据,低度推荐);
5.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包括雾化吸入途径用药(B级证据,中度推荐);
6.仅在不排除细菌感染时选用合适抗菌药物(B级证据,高度推荐);
7.不推荐胸部理疗(B级证据,中度推荐)。
三、预防
1.慢性肺疾病、早产儿(32周)或先天性心脏病等高危儿可给予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预防(B级证据,中度推荐);
2.洗手是预防RSV院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在与患儿直接接触前后,接触邻近患儿的物体后以及摘手套后,均应洗手(B级证据,高度推荐);
3.婴幼儿应避免暴露于拥挤的人群或被动吸烟的环境中(B级证据,高度推荐);
4.提倡母乳喂养(B级证据,中度推荐)。
《中华儿科杂志》年3月第53卷第3期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中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