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一名患儿“反复咳嗽、气喘3年”给予抗哮喘治疗无好转,其中吸入药物用量每日达ug/d,喘息咳嗽仍无好转,曾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次,怀疑“肺实质弥漫性病变”,支气管灌洗液及痰培养为“绿脓杆菌”,经过抗感染、吸入ICS及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目前病情稳定,今日复查肺功能和胸部CT已经明显好转,让我们共同学习“弥漫性细支气管炎(DPB)。
弥漫性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细支气管(5~16级,直径小于2mm)为主要病变区域的特发性、弥漫性、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由于炎症病变弥漫性分布于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由于肉芽组织瘢痕灶的形成,致细支气管管腔狭窄、闭塞,进而引起从闭塞部位至中央的支气管扩张。胸部影像学尤其是高分辨CT(HRCT)有相应影像学改变。
DPB通常隐袭起病,常见三大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活动后气短。早期即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痰量异常增多,以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高,晚期易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呼吸衰竭。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与多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有相似之处如支气管哮喘、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0)、支气管扩张、纤毛功能障碍等,误诊率极高。小剂量红霉素长期治疗有一定疗效。有资料显示,在使用红霉素治疗之前,5年生存率为42%~58%,一旦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降至8%,而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生存率则戏剧性地上升到90%以上。红霉素对DPB的作用并非是抗菌,而是对抗炎症、抑制气道分泌黏液、免疫调节、抑制过敏等。 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可能会有更多病例被早期发现。由于小剂量长期红霉素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应高度重视DPB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全面提高对DPB的诊疗水平。
偏方制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