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不就是既能煮稀饭美容,又能当中药用的极普通的一味寻常药嘛,怎么到了你手里就成了妙药?
我想大家在没有看完全文一定会这样想,不奇怪。我会让大家相信的。
先看一则引起我认识改变的医话。钟新渊在《薏苡仁清痰》一文中说:
“年9月末,我得了一次感冒,初愈后,每日清晨仍咳黄色浊痰,历时1周,有增无减。
我担心痰浊不清,引起他病。暗自思量,找一味善药来清除痰源,黄色浊痰是湿热酿成,我就选用薏苡仁清化。
每日取薏苡仁50g煮粥,连吃3日。
果然,咳痰逐日减少,尿量增多,湿热从下泄去。
我素来脾肾不足,苡仁淡渗寒滑,虽然有利于清化痰热,但却使我溲时余沥点滴,有时自流而难于约束。
可见善药也非十全。
于是,在苡米粥中加入10枚红枣,连吃4日,痰浊尽去。
从此以后,我对肺热痰浊重者,常用苡仁治之,效果多佳。”
——节选自(《长江医话》)
1
无独有偶。一日,我刚好感冒,并引起了支气管炎(系先天遗传,平时很少犯,只是在检查身体时,拍胸片发现肺纹理较粗乱),发高热,咳嗽,吐浓痰,浑身无力,脉浮滑数,舌淡苔白。同时,我母亲也患感冒,发热,咳嗽气喘(因有慢性肺心病兼肺气肿),大口吐痰。为了试验薏苡仁化痰的作用,我决定让母亲住院行西医治疗,我在家用薏苡仁治疗。由于印象较深,现在还记得当时治疗情景。我用生薏苡仁g,高压锅压半小时,煮了3大碗,每1小时喝ml左右。该米汤微酸微涩,喝下去以后,半小时多就要小便一次。从上午喝起,一直到下午5时左右,高热开始退却,痰大量减少(其前高热一直不退,家人曾劝我去输液,我执意不去)。结果又服2日薏米汤,完全治愈。即神速又省钱。医院住了半个月,其间用进口头孢抗生素类药,1周后才控制住气管炎。2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从此以后,我对薏苡仁这味药,情有独衷,高看一眼。在治疗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为主的各种证候时,首选之药就是薏苡仁。这里要强调是,大剂量,生用,不得低于50g。为了防止小便滴沥不畅,伤了阴气,应中病即止,或配入大量大枣,取葶苈大枣汤之意。看到这里各位还认为薏苡仁是寻常之物么?它不神妙么?3
另外,谈点题外之话。我为什么要引用上述医话呢?并不完全是为了佐证我的观点,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青年中医同志们:学中医,不要光研究理论(不要理解错了,不是不学中医理论),要多看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之医话医案,并尽量记在脑子里,这比多记方子、多记药实用的多。理论是抽象的,医案是具体的。医案是活生生的“模特”,人的大脑很容易记住鲜活的形象东西,这是科学。如果有大量的医话医案在脑,一旦遇到疑难病证就会与之,迅速建立起联系,而胸有成竹,泰然处方。这就是古人说的“博涉知病”。多年来,我一直以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临证,受益非浅,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思考。THEEND
本文
撰文:王幸福
编辑:张光
扫码看更多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