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是上下呼吸道同时受累的疾病,属于病毒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好发于春季,80%病倒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儿,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以下小婴儿(约4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医学研究证实,病毒是主要致病原(约占90%),首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50%以上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以抗染、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祛痰为主)为原则,而应用激素可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及其在肺部沉积,从而减轻对肺组织的损伤,属于治本的措施
儿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早产儿、未成熟儿、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儿和营养缺乏儿童或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是严重病例的高危人群孩子首次患病后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时间在治愈小儿急性细支气管炎后三个月内,故应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予以重视,减少不利困素,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发展为反复发作型,有1/3左右于日后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因此,一旦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贻误病情(转自: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该型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典型患儿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表现为低烧(测量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流清鼻涕水、频咳,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发作性喘憋,常持续35天喘、憋时呼气延长,喘鸣之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因呼吸困而影响吃奶、喝水,喘憋严重发作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