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的主要终点是患儿72小时内的住院率,住院定义为在此期间入院治疗或者在里进行积极的治疗超过6个小时次要终点包括需要在急诊室里吸氧以改善氧和、医生同意离开急诊时患儿病情的程度、在急诊里停留时间的长短、以及72小时内计划外的急诊室就医
普遍认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规监测脉氧可以有效管理病情,并且可以作为是否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的凭据
为了明确人为的将脉氧仪数值设定较真实数值提高3个百分点,用于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常规监测,是否可以将患儿的住院率下降15%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第三儿童急诊中心的suzanne schuh(md)及其团队进行了一急性细支气管炎项研究,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ama杂志上研究结果表明,血氧饱和度不应作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的唯一指标
:chest202
本实验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时间从2008到2013年共有213名其他方面均健康的轻到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组,年龄从4周到12个月,真实血氧值均在88%以上
本研究结论是,在急诊室就诊的轻到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人为调整升高的脉氧仪数值的患儿组与真实数值患儿组比较,在72小时以内需要住院以及在急诊室接受治疗超过6小时的可能性更小这表明在决定患儿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方面,血氧饱和度数值不应该作为唯一的因素,其作用应该重新评估
两组之间所有次要终点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在72小时内计划外的急诊室就医方面,真实脉氧组为23人(21.3%),调整后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ct脉氧组为15人(14.3%),(差别7%,95%可信区间-0.3%~0.2%,p=0.18)
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08名患儿分到真实脉氧组,72小时内有44人住院(41%),105名患者分到人为调整后的脉氧组,72小时内有26人住院(25%)(差别16%,95%可信区间3.6%~28.4%)即使把急诊室急诊医生作为随机因素,初始治疗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调整后的似然比为4.0,95%可信区间1.6~10.5,p=0.09)
查看信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