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是猫疱疹病毒,虽然猫三联疫苗中有预防猫疱疹病毒,但还是有一部分猫免疫后仍然发病,但免疫的猫发病往往病程短,死亡率低。从临床表现看,猫传染性鼻气管炎与猫的鼻结膜炎(杯状病毒引起)、猫的传染性泛白细胞减少症(细小病毒引起)和猫肺炎(衣原体引起),很难区分,只有靠特异的血清学反应或分离病原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所以在临床上很难真正从病原的角度来区分这些都具有上呼吸道症状的疾病。该病最早报道于美国,而后在英国、瑞士、加拿大、荷兰、匈牙利、日本等国也相继从病猫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在我国,该病也有不少报道。
1.症状
该病潜伏期2~6d,病初体温升高,上呼吸道症状明显,阵发性咳嗽,打喷嚏,流泪,结膜炎,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沉郁。鼻腔分泌物增多,开始为浆液性,后转变为脓性。仔猫患病后约半个月死亡,继发感染死亡率更高,成年猫感染以结膜炎症状出现,角膜充血,口腔糜烂溃疡,常误以为是口炎。进食困难,有口腔不断流出黏性分泌物,有臭味,慢性的以鼻窦炎、溃疡性结膜炎和眼球炎为主要特征,重者可造成失明,鼻腔由于炎症可使呼吸道狭窄,以至呼吸困难,最后因窒息死亡。
带病毒的母猫所产的仔猫可母仔感染发病,体衰、嗜睡,腹式呼吸或无症状死亡。耐过的病猫,7d后症状逐渐缓和并痊愈。部分病猫转为慢性,表现为持续咳嗽,呼吸困难和鼻窦炎症状。
2.诊断
2.1据临床症状
诊断病猫精神沉郁,没有食欲,被毛粗乱,失去光泽,体温升高,出现阵发性咳嗽,流泪,并有结膜炎的表现;鼻腔有大量分泌物,开始是浆液性.后转变为脓性;口腔有溃疡,从口中不断流出脓性分泌物,有臭味。由于有口腔溃疡造成的饮食困难,猫会由于出现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消瘦。
2.2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只发生于猫科动物,猫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潜伏期是2~6d,其主要的传染源为病猫和自然康复猫。
2.3解剖学病变
其特征性病变为上呼吸道黏膜出现出血,并有少量的坏死灶。初期鼻腔、鼻甲骨的黏膜坏死,会厌软骨、喉头、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发生局灶性坏死.有的病猫还发生结膜炎。
如有细菌继发感染,会在肺部出现肺炎的表现:肺部出现有坏死灶,肿胀。有呼吸道症状的猫见有间质性肺炎表现。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组织坏死,有的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病变。还有的猫在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的间隔上皮有非炎性坏死。并且猫的鼻甲骨吸收,骨质溶解。
3.治疗
3.1常用处方
处方1:以葡萄糖、莫比新?和利巴韦林为主,辅以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等药物。
处方2:以葡萄糖、莫比新?和干扰素为主,并辅以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处方3:以葡萄糖、莫比新?、干扰素和胸腺肽为主,辅以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利巴韦林等药物。
处方4:以葡萄糖、莫比新?为主,并辅以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进行治疗。
3.2治疗方法
(1)患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猫在临床上初期一般先表现为感冒症状,即体温升高,精神食欲不佳,流鼻涕,并有打喷嚏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此时可用处方1进行治疗。
(2)若该猫所患病确实是传染性鼻气管炎病,那在前面所述的症状的基础上,其鼻腔的分泌物会由开始的浆液性转变为脓性,并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此时用处方2进行治疗。
(3)当病猫出现呼吸困难,成年猫出现鼻窦炎,溃疡性结膜炎,并出现眼球炎时,应用处方3进行治疗。
(4)成年猫在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时,一般会以结膜炎症状出现,并且角膜会充血,黏膜出现糜烂性溃疡。临床上常误以为是口炎,常用处方4进行治疗
4.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猫的传染性鼻气管炎也称为猫的病毒性鼻气管炎,是猫的一种急性上部呼吸道感染性非常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体为猫的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疱疹病毒Ι型,该病原可从病猫的鼻、眼及咽排出体外,通过接触或飞沫而感染其他易感动物,本病传播很快,尤其飞沫在静止的空气中1米的距离也能传染。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猫、自然康复猫或潜伏感染猫。发病初期的猫,通过分泌物可大量排出病毒,并且排毒时间可长达14d,首次感染的猫带毒时间较长,带毒猫的排毒呈间歇性,再有应激反应如分娩、发情、运输等均可排毒.本病毒只能在猫科动物间传播,只能引起猫发病,猫是唯一的易感动物,而猫科以外的动物及鸡胚上不感染。猫的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机体细胞的方式属于稳定性感染,稳定性感受染是指有囊膜的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不阻碍细胞本身的代谢,因而不会使细胞溶解死亡,它们以“出芽”方式从感染的宿主中释放出来,在一段时间内,逐个释放,对抗体细胞只有机械性损伤和合成产物的毒害,可使细胞发生混浊肿胀、皱缩、出现轻微的细胞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宿主细胞并不立即死亡,有时受染细胞可增殖,病毒可传给子代细胞,或通过直接接触,感受染邻近细胞。
5.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危害
该病主要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成年猫和仔猫都易感,仔猫的死亡率较高。成年猫由于其自身抵抗力,死亡率较仔猫要低,但合并细菌感受染时死亡率更高。本病可能会具有遗传性,即该病病毒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带毒,仔猫出生后可患病、体衰、嗜睡、腹式呼吸或无症状死亡。由于猫传染性鼻气管炎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通过直接接触,并且主要是通过吸人含病毒的飞沫而传播的,所以该病呈现高度的接触传染性。近年来研究证明,自然康复或人工接种过的猫,能长期的带毒并排毒,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同时认为本病很可能象很多疱疹病毒那样,具有潜伏感染的性质。因此,在自然界中这种病是很难被消灭的,而且也很难判断某只猫带不带毒,这就给我们控制该病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6.鉴别诊断
在临床表现上,猫的传染性鼻气管炎与由支原体、呼肠病毒、萼状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状。它们的鉴别诊断要点如下:
(1)支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病主要表现为厌食、体温升高和嗜睡,但有时并不持久。单侧或双侧眼结膜炎,两眼炎症过程的严重程度不一致,眼睑痉挛,眼球结膜水肿,眼有浆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通常无肺炎表现。
(2)呼肠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病临床症状较轻,表现怕光羞明,眼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常不必治疗可愈。
(3)萼状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病临床表现厌食、体温升高,舌、硬胯、鼻粘膜有溃疡形成,口腔流涎,鼻腔有分泌物,眼结膜发炎流泪。严重病例可发生肺炎,有呼吸困难的症状。
7.治愈率低原因分析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是一种治愈率非常低的疾病,其治愈率仅12.5%,原因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该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在病毒感染的同时,细菌也有可能会感染机体,造成继发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加大治愈的难度。
(2)由于该病具有2~6d的潜伏期。在这段时间内,病猫没有症状,或没有明显的症状,宠主很难判断猫已发病,不能及时的将猫送往就诊。
(3)由于如上所述,猫的传染性鼻气管炎病与许多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临床症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以目前的宠物门诊的治疗水平还很难真正的区分,所以容易使医师在判断上出现失误,延误治疗时机。
长按识别消除皮肤白癜风白癜风怎么治才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