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瑾1郑丽英2韩晟2
1医院/南京中医院,江苏南京
2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北京
摘要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Webof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筛选文献;由两名评价员进行Jadad质量评分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个病例。喜炎平注射液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治愈时间等结局指标更具有优势,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憋喘缓解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但由于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不高,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评价。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小儿毛细支气管炎;Meta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其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临床症状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于2.5岁以下的小儿,故又称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ininfant),是一种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以细支气管受累为主要症状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明显的喘咳和缺氧。
喜炎平注射液是纯中药针剂,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具有解热消炎、加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本研究基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对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汇总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检索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ofScience。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年12月31日。中文检索词为“喜炎平”“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喜炎平注射液”“随机对照试验”等;英文检索词为“xiyanpinginjection”“bronchiolitisininfan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clinicaltrial”。
1.2文献纳入标准①主要干预措施为喜炎平注射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采用盲法或者非盲法;②临床诊断明确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③研究解决指标包括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等疗效指标;④治疗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
1.3文献排除标准①非随机对照试验;②单纯描述性研究,无对照组;③治疗过程中有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进行的临床研究;④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不规范、研究资料不全无法进行疗效判断;⑤重复发表的文献。
1.4数据提取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对获取文献进行独立筛选。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然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全文阅读,判断是否真正纳入。两位评价者在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结果后,如果对文中提供的信息不全面而不能确定,或对文献是否纳入产生分歧时,应当通过讨论或请教专家解决。同时,对纳入研究填写相关数据提取表,主要包括研究的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研究方法、结局指标、不良反应报道情况等。
1.5文献质量评价根据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本研究主要依据以下几个要素:①随机序列的产生(选择性偏倚);②分配隐藏(选择性偏倚);③盲法(实施偏倚);④撤出与退出。根据具体内容对文献进行评分,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盲法评分范围在0~2分,撤出与退出评分范围在0~1分。总分1~2分为低质量研究,3~5分为高质量研究。
1.6统计学分析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如果各项研究之间没有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有异质性(P<0.1,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必要时采用敏感性分析进行检验。
2结果2.1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与质量评分排除重复后共收集到相关中文文献70篇,英文文献未能纳入。对上述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12篇,共例病例,研究对象均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干预措施分别为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1。
2.2疗效分析特色展示2.2.1总有效率12项研究均报道了总有效率,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1。
2.2.2退热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2,95%CI:3.11,7.18,P<0.)。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注射液高。
3项研究报道了发热消失时间,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4,I2=0%),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2。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4,95%CI:-0.82,-0.67,P<0.)。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退热时间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短。
2.2.3咳嗽消退时间7项研究报道了咳嗽消失时间,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3。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51,95%CI:-3.65,-1.37,P<0.)。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咳嗽消退时间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短。
2.2.4憋喘缓解时间8项研究报道了憋喘缓解时间,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4。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43,95%CI:-7.89,1.02,P=0.13)。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憋喘缓解时间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疗效相当。
2.2.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项研究报道了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5。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80,95%CI:-2.32,-1.29,P<0.)。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
2.2.6住院痊愈时间5项研究报道了临床痊愈时间,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6。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住院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54,95%CI:-3.99,-1.09,P=0.)。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治愈时间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短。
2.3安全性指标与发表偏倚分析特色展示12篇临床研究中有5篇对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和具体说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轻微,具体表现为轻度腹泻、皮疹,少数出现白细胞减少。为了检验此次Meta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根据总有效率制作了漏斗图(图7),漏斗图结果呈偏态分布,表明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
3讨论本研究发现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时,与利巴韦林相比,喜炎平注射液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喜炎平注射液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痊愈时间方面都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而在改善憋喘缓解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
由于所纳入的文献均为低质量的RCT,大多研究未对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无试验对失访及退出进行具体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偏倚。所以,还需要更多更完善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支持,能够更好地综合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4参考文献[1]耿红,吴明杰.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5(6B):70.
[2]马洪英,唐毅.喜炎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3(7):-.
[3]王蔼红.喜炎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5(4):.
[4]汤玉龙.喜炎平注射液替代利巴韦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0(19):.
[5]郑伯花.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60例[J].中国药业,,18(13):82.
[6]陈明,周丽娟,郭蕴琦.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管炎6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7(18):-.
[7]杨晋,刘宏伟,丁梅芳,等.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7(15):-.
[8]茹青梅,盛利芬,彭艳.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8(6):-.
[9]李贵平.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14(3):.
[10]张共青,王红霞,邬亚苹,等.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1(9):47.
[11]曾慧勤,罗家德.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4(25):34-35.
[12]王小美.喜炎平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4(3):-.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白癜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