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据全国疫情大数据显示,多地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疫情态势趋缓,但重症救治及感染后康复仍是目前各地医疗工作的重心。
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诊疗工作,中国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指导诊疗,其中,中医非药物疗法针灸如何在康复期发挥优势?有哪些穴位可用于居家缓解症状?这份“穴位方”可以用起来!
临床分型——恢复期
临床表现:气短咽痒,阵咳呛咳,少痰难咳,乏力纳差,呕恶口干,心悸寐差,自汗盗汗,二便不爽等。
一般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对症治疗。重视早期康复介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和干预,尽最大可能恢复体能、体质和免疫能力。
部分患者因体质偏弱及素有高血压、高血糖、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恢复期较一般体质强健的人群时间更长,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更加严重,故而需要得到更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1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