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寄语HAOMEIJITUAN
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给身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大家都知道,三伏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段,在这个时段保健养生,往往起到数倍于平日的效果,甚至很多平日难以调理的疾病也能因此而痊愈——三伏灸就是这个道理。
三伏灸:系统艾灸,才有效果!
很多灸友都尝试过三伏灸,但其中有些人反馈,艾灸过后身体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善,因此他们认为“三伏灸事半功倍”的说法只是夸大其词。通过分析原因,我们发现这些灸友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一个最普遍的因素就是:没有系统艾灸!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时间跨度大,一般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0天,末伏10天。显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仅仅艾灸三五次就想出效果是不现实的。很多病症要想彻底调理,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制定详细的灸疗计划,这个计划往往贯穿整个三伏。比如,以支气管哮喘为例,中医认为哮喘发病主要与肺、脾、肾相关,一般初伏时重在从肺论治,中伏时重在从脾论治,末伏时重在从肾论治。只有肺、脾、肾三脏同调,才能达到止哮平喘之效。
由此可见,缺乏系统艾灸,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疗效肯定大打折扣。
伏前灸:夯实基础,不可或缺!
在初伏、中伏、末伏这3个阶段艾灸调理,固然可事半功倍。但上文说了,三伏灸注重系统养生,因此除了这3个阶段,三伏的“首尾”也很重要。“首”就是伏前灸,“尾”就是伏后灸,若要加强效果,必须把“首尾”都加上,“首尾相连”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才能实现周期循环。其中,伏前灸一般在初伏前的10天开始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毒,为随后的三伏灸夯实基础,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的“开路方”。
从中医角度看,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称为“毒”,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等。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影响五脏的气血运行,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而夏季温度高,湿气重,人体阳盛于外,内里虚弱,脏腑更易被毒素侵袭。
艾灸:任你“深藏不露”,也能“连根拔出”!
在《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我们知道病邪有表里之别(腠理→肌肤→肠胃→骨髓),毒素作为病邪之一,也是如此。一般而言,毒素如果瘀积到五脏,情况就非常严重了,因为它会严重影响五脏的阴阳气血平衡,而脏腑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毒素为什么会瘀积五脏?就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脏腑功能需要阳气来维系,阳是一种动能,具有温煦、活跃、运行快的特点。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就会下降,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等)就不能及时排出,就会瘀积于五脏。
所以,针对五脏出现毒素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补充阳气,阳气足则毒素除。“天下补阳,灼艾第一”,艾灸是补阳的最佳方法,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走三阴通十二经”,通过经络循行至五脏毒素瘀积处。伏前灸的10天,气温高,天地之间阳气足,此时艾灸集“天之阳”和“地之阳”的双重威力,可将潜伏在五脏深处的毒素“连根拔出”,给身体来个大清洗!
如何排出五脏毒素?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毒素潜伏得再深,也会在体表留下“蛛丝马迹”。我们可通过一些症状判断五脏是否瘀积了毒素,进而针对性地配穴施灸。那么,我们如何利用伏前灸排出五脏毒素呢?
01
心脏毒素
心脏有“毒”的表现:
舌头溃疡:心主舌,舌头溃疡,说明心脏有火,而“火盛为毒”。
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这个属地就会沸腾长痘。
失眠心悸:火毒停留于心无法排出,睡眠就会不安稳,也会心悸。
胸闷或刺痛:心脉出现瘀阻,轻则胸闷,重则刺痛。
心脏毒素藏在心脏、手肘周圈、心经,建议取穴:
极泉穴:心经的重要穴位,保护心脏的要穴,可祛除心脏的郁火毒素。
少海穴:心经合穴,心经属火,少海穴属水,肾也属水,因此少海穴能起到水火相济的作用,刺激此穴可降心火,同时滋阴补肾。
大陵穴:心包经的原穴和输穴,具有宁心安神、合营通络、宽胸和胃的功效。
少府穴:心经穴位,可发散心火,治疗心悸、胸痛等疾病。
内关穴公孙穴:如果舌底有青筋、唇紫、心率低,并伴有胸闷、心气虚等症状,说明心脉瘀阻,建议艾灸这两个穴位,以疏通心脉、增强心率、促进血流量。
注:“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因此拍打肘窝有助于排除心肺毒素。
0
肝脏毒素
肝脏有“毒”的表现:
指(趾)甲凹凸不平:“肝主筋”,指(趾)甲是“筋”的一部分,毒素蓄积于肝脏,指(趾)甲就会有明显的信号。
乳腺增生,经前胀痛:乳腺属肝,一旦肝经存在“火毒”,乳腺就会增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乳房会因气血充盛而胀痛明显。
情绪不稳:肝脏负责调控情绪,一旦肝内的“郁毒”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阻塞气机的运行,产生不良情绪。
脸部两侧长斑:脸部两侧是肝胆二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脏排毒不畅,自己的后院就会先起火。
肝脏毒素藏在肝脏、腋窝周圈、胸部、肝胆二经,建议取穴:
肝俞穴:肝的背俞穴,肝脏经气传输之处,有疏肝解郁、利胆退黄、理气止痛之功效,与太冲穴搭配,属“俞原配穴”法。
膻中穴:人体的“气会”穴,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气机容易在此郁结,艾灸此穴可疏肝、理气、解郁。
03
脾脏毒素
脾脏有“毒”的表现:
面部长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就不能正常地化生气血,气血双虚就会血行涩滞,容易留滞成瘀,表现在脸上就是色斑。
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就是痰湿,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就会痰湿内蕴,导致肥胖。
唇周长痘或溃疡:口唇周围都属脾,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就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脾脏毒素藏在脾脏、腹股沟、骨盆周圈、脾经,建议取穴:
府舍穴:属脾经,也是脾经、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府”指脏腑,“舍”指宅子,府舍穴深处就是脏腑,具有健脾理气、散结止痛、温经活血等作用。
商丘穴:脾经穴位,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治疗各种炎症,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把脏东西带走。
中脘穴:加速胃部蠕动,为食道减负,食道通畅,消化良好,就不会积食,毒素就不会瘀积。
足三里穴:胃经第一要穴,能促进消化、加快排毒、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太白穴: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有助于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气血通畅,体内就不会有瘀血,就不会有毒素。
注:“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因此拍打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有助于排除脾脏毒素。
04
肺脏毒素
肺有“毒”的表现:
皮肤呈锈色,晦暗:肺主皮毛,皮肤依靠肺的润泽。肺火旺,毒素就会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晦暗无光。
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上面肺脏有火,下面肠道就会瘀积,出现便秘。
多愁善感,容易悲伤:肺主悲,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人就会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肺脏毒素藏在肺脏、锁骨、肩部、颈部周圈、肺经,建议取穴:
尺泽穴:被誉为“清肺穴”,具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功效。
合谷穴:就是“虎口”,属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有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说明肺火过重,可刺激合谷穴消火。
鱼际穴:清泻肺火,清宣肺气。
少商穴:肺经的井穴,等于是肺经的一个发源地,有助于清除肺经的湿热。
05
肾脏毒素
肾脏有“毒”的表现:
经量少,经期短,颜色暗:月经的正常有赖于肾功能的正常,肾脏中的毒素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影响月经。
水肿:肾主水,肾脏管理体内的水液运行,肾脏堆积毒素后,排出多余水液的能力就会降低,水肿就出现了。
下颌长痘: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肾的排毒能力下降,多余的毒素就会表现在下颌部位。
容易疲倦:毒素最易消耗肾的能量,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就会体倦乏力,神疲思睡。
肾脏毒素藏在肾脏、膝盖周圈、肾经,建议取穴:
委中穴:属膀胱经,膀胱经本就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处于膝窝中间,此处是肾毒聚集之处,艾灸此穴可让肾毒通过膀胱经排出体外。
阴谷穴:属肾经,也是肾经的合穴,具有补肾培元、调经利尿、滋阴清热、理气止痛之功效。
筑宾穴:属肾经,是肾经与阴维脉的交会穴,也是阴维脉的郄穴,具有益肾宁心、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化痰安神之功效,搭配肾俞穴、关元穴可治水肿。
涌泉穴:肾经的原穴,也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好比人体下水道的“排污口”,艾灸此穴,排毒效果明显。
注:“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因此拍打膝窝有助于排除肾脏毒素。
三伏灸时刻表
moxibustion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调理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针对两类疾病效果最佳: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昊
美
喜
报
产品品质、性能和优势的客观存在,与被消费者知晓、了解和认可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一个好的销售员不仅能把您的艾灸产品卖出去,更重要的是昊美市场部同事,有信心也有能力把您的美店让消费者认知和信任!每日喜报是昊美国际卖手团、专家团、艾女神团每日销售成绩展示。
--好的销售员是美店成功的关键
往期精选
April01
01三伏战役即将打响昊美集团与迎三伏·战三伏!
三伏灸专题
艾灸·怎样做才能达到1+1+13的效果?
三伏灸专题女人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做艾灸?简直太赞了?????三伏灸专题·伏????前排毒
成功大半!????
?
?
?????三伏灸专题·预备灸三阳相加三伏灸可以准备起来了!?同是做三伏灸,为何你的迟迟没效果?短短一个月两位明星因肝部问题离开我们!春季养肝,刻不容缓!气虚了,病就来了!魔方灸增强免疫力的最强方法
艾灸知识
艾灸是以艾叶为原材料,通过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来调整人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草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免疫力、扶阳固脱、挽救垂危、升阳举陷,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拔毒泄热、防病于未然的功效。
HAOMEIJITUAN/
冬病夏调
三伏灸
弘扬艾·传递艾·缔造艾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艾”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1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