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雾化吸入常用药物的使用

目前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为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及其他,如抗病毒药物等。

1.糖皮质激素

转载请注明本。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可以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PIC)、婴幼儿喘息、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管插管术中或术后等儿科常见疾病状态中应用。

ICS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措施。已有大量研究证实,ICS可减轻气道阻塞,控制气道炎症,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年版GINA指南强调了ICS在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一线地位,在哮喘的长期管理中,低剂量lCS是儿童哮喘初始治疗的首选方案。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也明确指出,糖皮质激素时治疗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推荐吸入疗法为哮喘防治的主要给药途径。

如果哮喘控制不佳,低剂量ICS加倍至中等剂量可作为升级治疗的首选方案。指南还具体指出了ICS控制治疗的持续时间,在5岁及以下的哮喘患儿中,初始低剂量ICS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升级后的低剂量ICS剂量加倍方案也需在治疗3个月后再评估疗效。

此外,也被用于治疗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肺间质性疾病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患儿病情严重时,不应以ICS代替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布地奈德混悬液:该药脂溶性适中,药物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滞留时间长,呼吸道局部抗炎作用强,肝脏药物首过代谢率达90%以上,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采用适宜的治疗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最低剂量为ug/d。

(2)丙酸倍氯米松:高亲脂性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肝脏药物首过代谢率约70%。已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尚缺乏国内儿科领域内使用的经验。年最新《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建议剂量为0.8mg/次,6-8小时1次。

(3)地塞米松: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透过气道表面的黏液层和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因此,地塞米松很难通过吸入给药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不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的雾化治疗。

2.支气管舒张剂

转载请注明本。

雾化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最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3~5分钟内起效,是任何年龄儿童哮喘/喘息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常用药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药物亲水性强,起效迅速,通常雾化吸入后5—10分钟即可产生明显临床疗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剂量一般为2.5-5.0mg,前者需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2.5ml,后者可不稀释可直接雾化。

(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具有舒张支气管和协同抗炎的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在慢性持续性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已被认可,多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持续性哮喘,可用于≥6岁儿童的缓解药物,可增加患儿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患儿的长期治疗,不应单独使用LABA。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等。

(3)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常用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其支气管舒张作用弱于β2受体激动剂,起效也较慢,但持续时间更为长久,常作为辅助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常用于中重度急性喘息发作时的治疗。但哮喘急性发作时,SAMA雾化吸入不作为首选,仅在SABA单药效果不佳时考虑联合SAMA雾化吸入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复方异丙托溴按溶液(含有沙丁胺醇碱、异丙托溴按)用量一般为每次:6月-6岁:1.25ml;6-12岁;1.25-2.5ml;12岁:2.5ml。

(4)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常用肾上腺素。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肾上腺素(加或不加3%高渗盐水)有利于控制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但一般不用于哮喘/喘息的治疗。常用剂量:肾上腺素(1:)2岁,1.5ml/次,每8-12h1次。

(5)硫酸镁:主要作为对常规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效应不佳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附加治疗,可通过静脉和吸入两种方式给药。雾化吸入具体方法为:硫酸镁等渗液mg/次,吸入,第1小时内连用3次,仅用于≥2岁儿童危重哮喘发作的附加治疗。

3.黏液溶解剂

转载请注明本。

黏液脓栓或黏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可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雾化吸入祛痰药物有利于痰液排出。

(1)盐酸氨溴索:目前注射制剂的产品说明书未推荐用于雾化吸入,使用注射剂吸入的安全性并未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虽然我国有临床应用的经验报道,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目前注射剂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国外已有专用于雾化吸入的剂型。

(2)α-糜蛋白酶:属于多肽酶,多使用超声雾化进行吸入治疗。目前已有临床应用报道,但儿科临床应用经验有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须进一步证实。

(3)乙酰半胱氨酸:国内已有专用吸入剂型,但儿科临床应用经验有限,尚须进一步验证。

4.抗病毒药物

转载请注明本。

毛细支气管炎80%以上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部分医疗机构仍习惯使用抗病毒药物作为治疗措施。

(1)α-干扰素:为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吸入治疗的临床使用经验,但目前的制剂为注射剂,文献推荐10-20ug/次,或按2~4ug/kg给药,每日2次,疗程5—7天。

(2)利巴韦林:曾经推荐以ug/L气雾浓度(雾化液浓度20mg/ml)吸入11小时,共用4天,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需在单独封闭空间内进行连续吸入。现有证据表明,大剂量吸入利巴韦林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无明显的临床获益,故已不再常规推荐。

5.其他;

(1)中成药注射液:雾化吸入的临床经验及研究不足,可靠性及安全性有待验证,不常规推荐。

(2)3%高渗盐水:可有效缩短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但患儿需在严密监测下试用36%高渗盐水雾化吸入,使用前可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如使用过程中咳喘加重,则应停用,并注意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转载请注明本。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北儿专家告诉你如何正确的补充维生素D

小儿辨“尿”识病之“观、看、瞧、闻、算”

小儿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哭闹不止的小婴儿急诊处理大全

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再发性呕吐RS/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的诊断与治疗

钱素云:糖皮质激素在儿科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图解

最新儿童普通感冒诊治专家共识

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最新AHA小儿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最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手足口病问与答

简单四步,教你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指南(版)(最新)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节选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赞赏

长按







































白殿疯会影响下一代么
白癜风换肤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zl/8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