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是儿科学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以“精业敬业、包容团结、创新图强、追求卓越”为科室精神,以“培育学习型团队、培养学者型专家”为科室目标。悠久的历史传承、呼吸疾病的特点(占整个儿科疾病的70%以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沈阳,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使该学科一直处于东北地区的领军地位。医院综合实力的发展,小儿呼吸内科也逐渐壮大,目前已经拥有张呼吸床位、医生总数达29人的规模,床位及医生数位居东北地区首位,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先进的医疗水平、优秀的医护团队、强大的诊治能力,尤其是高水平的小儿呼吸疑难及重症的诊治,病源覆盖了整个东北地区(包括内蒙东部)。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是:将本学科建设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基础设施完备、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水平一流、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医院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东北地区小儿呼吸医疗诊治水平发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级小儿呼吸内科。
本学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仅8个);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前任副组长单位;东北地区儿科呼吸学组主任委员单位;东北地区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单位;辽宁省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单位;沈阳市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七个具有培养小儿呼吸专业博士研究生能力的学科之一;制定全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各种诊疗常规、防治指南及专家共识的专家组核心成员单位;首批美国儿科学会中国教育基地;全国儿科最早批准的四个临床药理基地之一,近5年开展临床药理试验研究12项(其中项目主持2项),牵头主持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东北区2项,开展临床三新项目10项。
本科室拥有国内(世界)最先进的婴幼儿肺功能检测仪、适用于各年龄的小儿支气管镜、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检测系统、便携式24小时PH自动监测仪、多导睡眠监测仪、床旁超声、气道清洁系统、超声导入仪等。可进行支气管内病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球囊扩张等诊治;可进行儿童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胃食管反流检测、呼吸睡眠障碍检测及气道辅助清洁治疗等,这些先进技术和检测设备大大提高了儿科呼吸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目前每年行支气管镜患儿达余例次以上,年龄最小者为生后1个月;小儿呼吸功能检测每年人次以上,婴幼儿肺功能人次以上;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每年人次以上;FeNO检测每年0人次以上。
在临床诊疗方面,对于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独到诊治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婴幼儿哮喘的早期诊断模式及策略”及“将雾化吸入带回家”的治疗理念,使许多哮喘婴幼儿得到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使许多难治性哮喘患儿得到了有效治疗。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坏死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急重症的救治、小儿间质性肺疾病及少见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儿呼吸相关性免疫缺陷病等的诊治处于国内领先。
目前我科拥有小儿呼吸内科专业医生2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8名,住院医师14名,在职医生平均年龄32岁,朝气足,干劲大。以中青年医师为主体力量,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阶梯模式。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博士学位者8名、硕士学位者21名,有出国进修经历者5名。截止至年培养博士共14名,硕士46名,七年制研究生14名。
我科拥有浓厚的学习气氛,为了培养年轻医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一直坚持早交班后的每日英文文献学习,每周在科内进行疑难重症讨论,医院进行疑难重症讨论,这已形成一种病房特色,给年轻医生提供非常好的平台。为每位年轻医生制定培养计划,努力创造各种学习和锻炼机会,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每年皆为年轻医生提供省内及国内学术交流机会。
本学科长期以来坚持临床与基础研究,建立完善了亚专科科研团队。目前拥有支气管哮喘诊治及研究团队、婴幼儿喘息诊治及呼吸道病毒研究团队、支气管镜检查、研究及治疗团队、气道功能及气道炎症检测及研究团队、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治及研究团队、肺部疑难病、间质性肺疾病诊治及研究团队、肺部免疫缺陷病诊治及研究团队、呼吸睡眠障碍诊治及研究团队。在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等临床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率先在国内开展对哮喘气道神经性炎症机制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国内小儿呼吸领域率先开展哮喘气道平滑肌的培养,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模型建立的基础研究,且研究水平国内领先;在坏死性肺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小儿间质性肺疾病及少见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儿呼吸相关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并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文章。近年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孔淑卿赵淑琴尚云晓李淼),国家级课题3项,辽宁省课题8项,沈阳市课题2项,教学课题5项,年以来共获课题基金资助.0万元,并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经费.0万元;主编医学专著6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4部尚云晓);医学专著副主编4部(尚云晓);担任医学核心期刊杂志副主编2部(尚云晓);常务编委2部(尚云晓);10余种核心期刊编委(韩晓华蔡栩栩等)。年至今,科室人员共发表SCI论文12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自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盛京儿科论坛”,每届参会人数达余人。小儿呼吸内科的专家每年应邀在全国各地进行临床诊治经验专题讲座60余人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大会发言9人次(尚云晓、李淼、单丽沈、张晗)。
近年来本学科所获得的学术地位及成就
学术地位
(1)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呼吸领域全国共8家,东北地区唯一)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尚云晓)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尚云晓)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尚云晓)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全国儿童肺部疑难少见病协作组副组长(尚云晓)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规范管理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尚云晓)
(7)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儿童用药专业组专家(尚云晓)
(8)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尚云晓)
(9)是制定全国小儿呼吸系统各种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共识的专家组核心成员(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防治指南、儿童院内获得性肺炎防治指南的主要执笔者之一(尚云晓))
(10)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蔡栩栩);
(1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韩晓华);
(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韩晓华);
(13)是目前国内8个具有培养小儿呼吸专业博士研究生能力的单位之一;
(14)是国内首批4个国家级小儿临床药理基地之一;
(15)是国内首批“美国儿科学会(AAP)中国教育基地”单位;
(16)东北地区(含内蒙)儿科呼吸学组、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尚云晓);
(17)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尚云晓);
(18)《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尚云晓);《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尚云晓);《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哮喘杂志》、《中国当代儿科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儿科药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辽宁医学》、《山东医药》等多种杂志编委。
获奖情况
(1)“高级研究学者奖”(尚云晓)(亚太地区儿科呼吸、国民及免疫学会授予;年,韩国首尔,共2人获奖,中国仅此1项)
(2)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是我国儿科学领域的国家级最高奖项(尚云晓)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及国家卫生部联合授予;首届仅有5项,小儿呼吸领域仅此1项)
(3)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尚云晓、蔡栩栩各1项)
(4)“青年研究者奖”(单丽沈)(亚洲儿科研究大会授予;年,日本横滨;国内仅此1项)
(5)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获奖6人次
年第十一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二等奖韩晓华三等奖张晗
年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三等奖陈宁李淼
年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三等奖张晗魏兵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张晗(全国儿科呼吸专业仅
2人获奖)
(6)全国青年医师病例讨论大比拼获奖
年获全国儿童哮喘病例大比拼第三名(张晗)
年全国高级医师儿童哮喘病例大比拼第二名(韩晓华)
年全国“韩美杯”征文比赛第一名(单丽沈)
年全国“亿活杯”征文比赛第一名(单丽沈)
年临床儿科杂志“可爱杯”病例PK赛第二名(李想)
年“澳美杯”青年知识竞赛东北地区团体第一名,全国半决赛团体第二名(陈宁、单丽沈、张晗、王植嘉)
年上海新华儿科呼吸论坛青年医师英文讲座二等奖(单丽沈)
年“罗氏芬杯”病例比赛辽宁区第一名(王植嘉)
年临床儿科杂志“可爱杯”病例PK赛第一名(李想)
年AAP全国病例比拼北区赛区第一名(王佳)
盛京儿科呼吸论坛暨东北地区儿科青年医生疑难病例比拼赛第一名(王植嘉)
盛京儿科呼吸论坛中国北方地区儿科青年医生疑难病例比拼赛主治医组、住院医组分获第一名(相云、冯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