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效价不合格:疫苗抗原效价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且抗原量与免疫强弱高度相关,效价过低时,会由于鸡群得不到足量疫苗,而不能激发有效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目前,临床上出现的IB免疫失败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与所使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多价苗单型效价不足或批间不稳定有关。
?外源菌毒、真空度、剩余水分等其它方面质量问题。
3)疫苗保存运输原因
疫苗保存、运输需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冷链系统破坏对于疫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活疫苗,所以一定要保障冷链安全。保存、运输中造成疫苗稳定性破坏而引发免疫失败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运输过程中冰袋融化,疫苗温度上升,导致失效或效价降低。
?保存过程中由于断电或冰箱/冰柜故障导致疫苗温度上升失效,或过冷导致IB灭活苗破乳出现油相与水相分离而失效。
?衔接环节出现人为的失误,疫苗交接或运输后没有及时放入冰箱/冰柜中保存,导致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
?冰箱冰柜开启次数过多或开启时间过长,导致疫苗反复冻融,引起效价波动。这种情况对于展示型冰柜需要格外注意。
2.免疫程序原因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免疫成功的必要条件。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低日龄鸡更易感,所以在无法完全保障生物安全的情况下,联合早免是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成功的关键,由免疫程序引起的免疫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首免日龄过晚导致免疫失败由于IBV对雏鸡高度易感,且IB疫苗免疫接种后产生完全保护力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所以免疫日龄过晚时,会由于免疫空白期过长而导致发病感染。免疫实践表明,1日龄孵化场免疫能够帮助鸡群尽早建立主动免疫,减少发病风险。2)免疫保护不同步导致免疫失传染性支气管炎呈多型混合流行的态势,所以需要不同疫苗毒株联合免疫,协同保护,才能早日建立针对IB较为广谱的保护力。孵化场1日龄仅进行新支二联(ND+H)免疫,后期再进行其它型IB疫苗毒株免疫时,会由于雏鸡对其它流行型传支免疫空白期过长而加大免疫失败的风险。3)免疫持续期不足导致免疫失败这种情况造成的免疫失败主要发生于蛋鸡产蛋阶段。由于许多蛋鸡场产蛋期不免疫传支疫苗,而前期活疫苗和灭活苗免疫产生的效力不足以维持整个产蛋周期,导致产蛋期感染,出现产蛋率下降及畸形蛋、沙壳蛋增多等问题。4)免疫过于频繁导致的免疫失败过犹不及,这种频繁免疫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曾发生过免疫失败且造成较大损失的鸡场,特别是青年鸡场。不同品牌、不同毒株的IB疫苗频繁免疫,反而容易造成免疫相互干扰,导致免疫失败。3.免疫操作原因免疫操作是免疫过程的基础环节,任何一个细节控制不到位或技术指标控制出现失误都可能引发一场发病与流行风险。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过程中,由免疫操作而引发的免疫失败一部分与免疫设备或免疫工具有关,一部分与免疫人员对技术指标的掌握和工作责任心有关。1)喷雾免疫?稀释用水问题——水质不达标,杂质、微生物、消毒剂污染。?免疫设备问题——设备质量、设备参数(如喷头、压力、喷液量等)、设备稳定性及保养等存在问题。
?操作流程问题——疫苗稀释后缺乏温度控制;喷雾时间控制不合理。
?免疫环境问题——温度、湿度、粉尘、通风等存在问题,影响免疫效果。
2)点眼免疫
?漏免或点眼后疫苗液被甩出。
?滴头剂量不准确。
?免疫时间过长,疫苗液温度上升,导致疫苗效力下降。
3)饮水免疫
?水质、水线存在问题,如微生物超标,消毒剂残留等。
?时间控制不合理,饮水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疫苗效价下降或免疫不均匀。
?水线不同位置的鸡免疫不同步,导致免疫不均匀。
本文转载自《智慧牧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zl/1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