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改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患者的临床结局(.04)。

很多OHCA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会发生肺炎,但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价值还是不明确。一项单中心临床研究,纳入了60例昏迷的OHCA患者,这些患者在入院时并没有反流误吸的证据,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接受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以或者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给与抗生素治疗,均是为了减少入院第3天的肺泡灌洗液的阳性率,但是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预防用药的优势,包括生存率方面以及其它重要结局指标。我们不建议常规在这些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脓毒症指南(.03)

年指南与指南最大的区别在于:在1h内开始静脉使用抗生素,强调了感染源的控制以及抗生素的管理;前3个小时的液体复苏推荐30ml/kg/h;去除了EGDT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尽可能使用反应液体反应性的动态指标。去甲肾上腺素仍然是血管活性药物的首选药物。

住院患者突发心脏骤停,使用气管插管的意义(.02)

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到底应不应该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仍然还是一个争论的话题。最近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利用倾向性评分比较了院内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立即插管或者暂时不插管,自助循环的恢复率以及生存率,良好功能状态情况。这个研究提示当突发心脏骤停后,暂时不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直到自主循环恢复,除非是患者在面罩或者声门上通气的前提下仍然无法维持氧合。

突发心脏骤停后急诊PCI(.02)

对于突发心脏骤停,表现为急性冠脉事件的,例如心电图表现为ST段的抬高的患者,是急诊PCI的指证。但是对于突发心脏骤停,而无ACS证据的患者是否需要急诊PCI。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11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突发心脏骤停,同时没有ST段抬高的患者中,30%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的堵塞,而且和初始心律无关。尽管仍然需要随机对照研究对其进行验证,我们认为如果资源容许,对于无明显ACS证据的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诊PCI也是合理的。

这些因素决定了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是徒劳(.12)

基于两个大的注册中心多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以及一个大型多中心随机研究,研究者发现了三个因素,包括在没有紧急医疗服务人员目击下发生的心脏骤停;非可电击心律以及在使用第三次肾上腺素之前,自主循环仍然没有恢复。如果这些因素均满足,那么预测院内死亡的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接近%。在评估的例患者中,只有1例存活。早期识别无存活希望的心脏骤停患者,可能有助于潜在器官捐献者。

伊洛前列素用于治疗严重冻伤(.12)

很多年来,对于严重冻伤导致的组织坏死以及随后的截肢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伊洛前列素可以预防此类损伤。根据一项开放随机研究,越来越多的病理报告以及野外医学专家共识,使用伊洛前列素是安全的和有效的。我们建议对严重冻伤患者,无论有无Tpa,可以使用伊洛前列素。

不同年龄的过敏反应治疗是不同的(.02)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反应的选择,但是临床医生有时往往不乐意使用,尤其是对于老年成人。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接近例儿童以及成人过敏反应患者就诊于急诊室,50岁以上的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接受肾上腺素的比例要低(36vs61%)。此外,接受肾上腺素的患者中,当肾上腺素通过静脉给药时,老年患者接受更大的剂量。肌肉注射使用肾上腺素,所有的年龄均可以耐受,静脉使用肾上腺素与更高比例的心血管事件有关。这些证据支持我们的推荐,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对于顽固性病例,可以使用静脉用药。

急性憩室炎的治疗(.02)

急性憩室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但是在一项荷兰的研究中,随机分配了超过例的低风险患者,这些患者均为急性憩室炎首次发作,而且均为CT确证的非复杂性憩室炎,干预组为接受抗生素,对照组为继续观察。最终结果提示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由于这类患者住院时间短,还无法明确不用抗生素的安全性。因此,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证实,UPTODATE继续推荐对于急性憩室炎患者,如不需要住院之劳,首先抗生素治疗。

镰状细胞病患者发生快速进展的急性胸部综合征(.02)

不同的镰状细胞病的急性胸部综合征,可能表现为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严重程度。急性胸部综合征有一种表型就是快速进展型,这种表型的患者,往往在24h内发生呼吸衰竭。一项研究纳入了97例儿童以及76例成人镰状细胞病患者,而且这些患者都有过至少一次急性胸部综合征的发生。研究发现快速进展的急性胸部综合征在成人中更加常见(21vs2)。成人镰状细胞病患者发生快速进展急性胸部综合征,与无快速进展急性胸部综合征更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唯一实验室检查就是入院时可能伴有血小板数目的降低。

QSOFA用于预测院内死亡率(.01)

最近两项研究评估了Qsofa作为简单的床边工具用于预测因脓毒症死亡的风险。其中一项研究,纳入人群为进入急诊室,怀疑感染的患者,研究结果提示Qsofa预测院内死亡率的能力与SOFA评分相当。相反,另外一项研究纳入人群为ICU诊断为感染的患者,研究发现Qsofa预测院内死亡率的能力弱于SOFA评分。我们相信Qsofa评分是一项不错的用于预测ICU外脓毒症相关死亡的床旁工具。

低温治疗对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无益的(.01)

1/3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需要延长标准治疗或者对标准治疗是无效的,而且顽固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预后往往较差。诱导低温已经被提出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的功能。但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危重症患者,结果提示诱导低温并不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90天死亡率、功能状态以及进展为顽固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能性。

对于儿童阑尾炎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03)

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10项研究,超过例儿童早期,非复杂性阑尾炎接受非手术处理。早期处理在97%的患者是有效的,随访有82%的患者不需要手术处理。并发症以及总体住院时间两组是没有区别的。尽管对于早期,非复杂性阑尾炎手术处理仍然是首选方案,非手术处理对于一些患者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主要根据医生的偏好,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到底哪些人群非手术治疗失败率最低。

儿童细支气管炎患者早期启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氧疗(.02)

一项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在中重度儿童细支气管炎患者中,比较了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与标准的低流量氧疗,结果提示HFNC并不能缩短整个氧疗所需的时间。但是对于标准低流量氧疗失败的患者,如果使用HFNC可以降低这部分患者入住ICU的比例。同时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这些结果对于支持HFNC作为一种儿童细支气管炎的急救措施提供了额外的证据。

儿童过敏反应复发的风险(.01)

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将近例儿童这些儿童患者均在急诊室接受过首次过敏反应的治疗。之后随访1年,发现18%的患者再次发生过敏反应。同时伴有哮喘以及首次发作使用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过敏反应复发的风险明显增高。这些结果再次强调了首次发作后,快速干预的必要性。

两岁以下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抗生素治疗疗程(.01)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配了例年龄在6个月-23个月急性中耳炎患儿,均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治疗,干预组治疗时间为10天,对照组为5天,结果发现,干预组患儿治疗失败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无不良反应报道。这些结果支持了对于2岁的急性中耳炎患儿,采用标准的10天抗生素治疗疗程。

儿童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气管插管(.11)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例年龄小于18岁的院内心脏骤停的患者,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如果在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出院存活率显著降低。两组在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以及良好神经功能方面并没有明显区别。尽管研究设计上,并不能完全摒除混杂因素的可能,这些证据在此强调了儿童院内心脏骤停行气管插管,需要重新考量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分析。

流程

超声引导可以提高婴儿腰椎穿刺的成功率。

传播最前沿的急危重症学术资讯,侧重临床实用性,我们一直在努力

苹果用户赞赏作者的劳动所得请交给翻译组组长(上方







































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yy/73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