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在全球多点爆发,扩散很快,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影像学诊断,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为了迅速掌握这一疾病的影像特点并对该病做出准确诊断,众多的医学影像工作者不辞辛苦,深入开展了对这一疾病的影像学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肺部影像联盟及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影像专业委员会就是这支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
向子云、潘军平、曾庆思主编,罗良平主审,钟南山院士亲自作序的《新冠肺炎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对放射科医师及临床医师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01
主编主审介绍
主编
向子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影像科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医学影像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丁香园优秀达人和肺部影像联盟资深专家。从事医学影像工作35年,已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主编)医学专著2部。获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奖2项(第一完成人)。
潘军平:广东省医院影像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医学影像管理分会委员;肺部影像联盟创始人之一、专家组核心成员。对肺部影像分析常有独到见解。年建立肺部影像群以来一直坚持不懈在群中会诊与授课,诲人不倦,广大同行交口赞誉。创建多个肺部影像系列群,年至今成功开办六期“胸部影像病理诊断基础学习班”。
曾庆思: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放射分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心胸学组组长;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呼吸系统疾病专家组专家。
主审
罗良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医学部主任兼党工委书记。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胸部放射学领域资深专家;中华放射学第十五届心胸学组副组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顾问专家之一;暨南大学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组组长。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专著近10部。
02
内容简介
本书依托肺部影像联盟和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影像专业委员会,收集了21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48家医院0余例新冠肺炎资料,从中精选出例资料完整、图像质量良好的新冠肺炎病例,结合CT影像特征、肺部解剖细节、生理病理基础,从新冠肺炎CT早期各种征象及演变过程进行详细读片分析,并对治疗复查后各种CT征象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列举10种需要与新冠肺炎鉴别诊断的病例,图文并茂,标注精细,可供放射科医生及临床医生参考。
编写者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肺部影像的医生,有全国知名的心胸放射学专家,也有肺部读片实战能力超强的医界网红和读片高手。通过识别新冠肺炎CT各期征象及演变过程、各种鉴别诊断的影像特征,以及对治疗后各不同时期的CT征象进行对比,为临床对新冠肺炎的诊断、病情观察及愈后评估等提供有力依据。
03
新冠肺炎各阶段影像特征及预判
超早期影像学表现
超早期病变以肺小叶动脉为中心,提示病灶侵犯以肺小叶为单位。根据侵犯部位分两种类型:
小叶核心为主型(侵犯细支气管为主)
超早期—早期演变
多发片状病灶,小叶核心区域分布(箭头为“中央血管增粗征”)
晕征
胸膜下为主型(侵犯肺泡为主)
超早期病变,单发磨玻璃影,胸膜下分布,大小不超过肺小叶
3天后,范围扩大,超过肺小叶大小,符合早期改变
早期影像学表现
早期影像学表现是指病变范围累及全肺小叶及超过肺小叶。与超早期对比,范围扩大,密度稍增高,边界模糊或清楚。
多发病变符合肺小叶分布,大小类似肺小叶,边界见小叶间隔阻挡,边界清楚
符合早期改变,内见细网格征
进展期影像学表现
早期病变少数可直接吸收,绝大部分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期。进展期即在早期基础上,出现肺小叶的融合,邻近病灶相互融合成片。
早期—进展期演变
早期改变,多发病变以小叶核心区域分布,大小类似小叶
3天后演变为进展期改变,即邻近小叶融合成片,长轴与胸膜平行,呈条索影
进展期(2天后演变为重型,见右图,病灶朝内中带蔓延)
修复期影像学表现
修复期是指病变没有进展为重型改变,病变范围未缩小、密度未减低,而是出现机化性改变,或呈现“此起彼伏”的改变(部分病灶好转,但又出现新发病灶)的状态。
“此起彼伏”改变
图为胸膜下磨玻璃病变,右图为5天后,病变出现实变,边缘收缩,符合修复期改变,出现机化。箭头为新发磨玻璃病变,边界模糊,新旧病灶呈“此起彼伏”改变,预示病变将朝好转发展
本书有幸邀请到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钟南山院士作序,增色不少。
在繁忙的工作中,本书编者之一,丁香园优秀达人、全国医学影像专家抗击新冠肺炎群的向子云主任医师不忘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同行。为了让更多的同行快速了解这一疾病的影像改变,编了一首歌诀,希望对同行诊断这一疾病有所帮助。
新冠肺炎影像诊断快速记忆歌诀
作者:向子云
新冠病毒肺感染,影像诊断有特点:
早期多发斑片状,病灶偏下且靠边。
磨玻璃影早期现,病变常连粗血管,
间质增厚网格状,胸腔积液不多见。
或可发展成实变,双肺多发现大片,
变化较快含气少,可见透亮支气管。
重症患者速进展,大片实变双肺现,
有时表现似白肺,此期病程很凶险!
轻型也可无肺炎,病史症状示风险,
CT复查不可少,确诊还得靠核酸。
流行病史涉新冠,发热乏力干咳现,
血象偏低淋巴少,综合分析少误判!
在这场抗疫战中,影像检查不能代替核酸检测,但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有没有肺炎,患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有多大,病情处于哪一阶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疫情尚未结束,广大医护人员仍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广大民众仍要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用实际行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携手抗疫,共护健康!
New
新书首发
首部纸质版新冠肺炎影像诊断专著
《新冠肺炎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向子云潘军平曾庆思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4月
??暨南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店、当当网火热预售中~
我知道你在看哟
-版权信息-
本文内容、图片整理自暨大版图书
供稿
编务室
图文编辑|梁月秋
审校
李坚
终审|晏礼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