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是冬病夏治疗法之一,很多人会在三伏天进行贴敷。三伏天的作用是什么?能治病吗?有效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冬病夏治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疗法,是指在三伏天利用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冬季好发疾病。7月17日将迎来头伏第一天,如今冬病夏治贴敷受到了广大市民热捧,在贴敷的人群中不再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年轻人也加入进来了。
据了解,除常见的呼吸系统、风湿等方面疾病的三伏贴外,还有“防感贴”、“痛经贴”、“脾胃贴”、“颈椎贴”等,种类繁多。专家介绍,冬病夏治属中医“治未病”范畴,对亚健康人群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不医院做贴敷,便网购三伏贴,自己在家贴敷。这样不仅质量不能保证,如果选错了穴位反而适得其反。贴敷需对症下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病症来选择适宜的穴位。
三伏天有用吗三伏天的作用“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人体背部特定穴位以达到振奋阳气、驱散内寒,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中医外治法。三伏贴对于经中医辩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对于三伏贴,很多患者都是深信不疑,甚至认为它能包治百病,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冬病都适合三伏贴,而且三伏贴也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该吃药的时候还是得靠药物治疗。
适合进行三伏贴的主要包括3类疾病,即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儿童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肠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的骨关节病。这些疾病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法,一般都需要长期用药才能控制病情,不仅服药时间长,还容易反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尝试中医的三伏贴进行辅助治疗,绝没有坏处。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虽然三伏贴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但是多数患者经过贴敷治疗,都可以起到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的作用。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0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02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0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0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0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0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0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除此之外,三伏贴治疗贵在坚持,不能见好就收。不仅三伏天里要贴足3次,还要贴足3年,效果才会明显。另外,贴了三伏贴就不能随心所欲大吃特吃了,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忌食辛辣、寒凉的食物,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凉菜、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另外,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贴敷当日也不适宜游泳。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
(来源:99健康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yy/1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