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局暂停常规服务 http://www.xialuoteamaliya.com/amlyms/4337.html

雾化吸入疗法可用于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其使用方便,不需要患儿刻意配合治疗,故而适用于任何年龄儿童。同时,雾化吸入疗法,其剂量可灵活调节,疗效确切,使其在儿童,特别是年幼儿、危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1.雾化装置

常见的雾化器包括小容量雾化器(SVN)、加压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器。临床常用的SVN雾化吸入装置有3类: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各种雾化装置的优劣势比较见

表1。

喷射雾化器该雾化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雾化方法。

2.雾化药物和剂量(表2)

3.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1)雾化治疗前,应排除痰液阻塞和肺不张等因素,以提高药物肺内沉积。

(2)为减少感染发生和传播,雾化器一人一用,并及时消毒,使用后冲洗、干燥。

(3)SVN雾化器在呼气相容易造成气溶胶的丢失浪费,可连接延长管或储雾袋。

(4)SVN产生的气溶胶通常是冷的或高浓度的,易导致反应性气道痉挛。雾化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气道高反应,必要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5)使用超声雾化器时避免应用含蛋白质类的药物(如布地奈徳)。

(6)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静脉制剂中含防腐剂,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非雾化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无法通过呼吸道清除,可能在肺部沉积,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4.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见表3

5.家庭雾化治疗是适应症:

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的适应证::①需要长期控制治疗及急性发作的预干预治疗;②使用储雾罐辅助吸入不配合或疗效不佳者;③吸入干粉剂型不配合或疗效不佳者;④需要较长时间口服激素者。

随着雾化吸入ICS治疗的广泛应用,除支气管哮喘外,目前已拓展至其他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此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间质性肺炎等慢性肺部疾患儿童,也适于在医师指导下的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

6.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此体位有利于吸入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于不能采取坐位者应抬高头部并与胸部呈30°,以有利于药物在终末细支气管的沉降。每次雾化用量为3~4ml,若药物容量不足,可使用生理盐水稀释。治疗前先清除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等以免妨碍雾滴深入;吸入前不要抹油性面霜,若涂抹油性面膏会造成更多的面部药物吸附。对开启使用的雾化器因在生产过程中管腔内残留有异味易诱发喘息发作或不适,故应在使用前用空气吹3~5min。

面罩式喷头可使药物到达呼吸系统所有区域,适合年幼儿或病情较重的年长儿,使用面罩吸入者应及时洗脸,以除去附着在面部的药物;口含式喷头可使药物更多地沉积在呼吸道深部,适合于病情轻、中度的年长儿。

手持喷雾器应保持与地面垂直,雾化时面罩必须紧贴口鼻部,避免漏气造成疗效下降;幼儿烦躁时易使面罩移位。

治疗时进行平静潮气呼吸,或行间隙性深吸气,使雾滴吸入更深;年幼儿安静时吸入比哭吵时效果更好,幼儿哭闹时吸气短促,药物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留存在口咽部,从而影响疗效;哭闹厉害的婴幼儿可暂停治疗,待其安静后或安抚入睡后再进行雾化治疗。

在进行吸入治疗的最初阶段,部分儿童会感觉很难把握正确的呼吸节律,很容易由于呼吸过快(换气过度)导致眩晕或恶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拿开喷雾器用鼻部轻松呼吸几次,待不适感觉消失后再继续治疗,此种方法也适用于在吸入过程中突然想要咳嗽的儿童。

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以及出雾情况,防止窒息,勿将气雾喷入眼睛。

雾化吸入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减少咽部不适及药物在口腔中残留。喷雾器使用完后为防止药物结晶堵塞喷嘴,可加入少量清水雾化数十秒,然后再冲洗喷雾器。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除空气导管外的所有喷雾器配件一起用清水(或温水)冲洗干净,甩干残留的水,将各部件放在干净的布或纸巾上晾干,或用布擦干,喷雾器完全干燥后,组装喷雾器放入干净的盒内备用;喷雾器每周可使用洗洁精或医用消毒液浸泡进行一次常规消毒,部分产品的喷雾器可进行高温消毒。

对一次未用完的雾化药物,建议置于4℃冰箱保存;为避免影响药物效价,建议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不同雾化装置雾化器配件更换时间亦不同,需按产品要求执行;家庭中检测雾化器质量的简易方法,可使用清水进行雾化,将喷雾器对准镜子雾化,观察雾化微粒的大小,若呈水滴状,则表明喷雾器阻塞或需要更换喷雾器。

 7.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的策略:

当哮喘患儿出现喘息的先兆症状时,就可以在家中提前进行药物剂量调整,而非等到哮喘发作。有研究显示,当患儿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明显咳嗽时,采用足剂量ICS(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1mg,每天2次,连用7天)雾化吸入,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对已经逐步减量进入缓解期的哮喘患儿,如果出现喘息发作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家长可在第一时间增加用药剂量,可有效降低喘息发作的严重程度;喘息缓解后,再根据病情逐渐降低剂量,直至恢复到原先剂量。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的灵医院较远或就医不便的家长提供了权宜之计,可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

但是对于哮喘持续未能控制的患儿以及需要雾化治疗的其他中重度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病因复杂,医院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综合治疗,不推荐在家中自行增加剂量。

当然雾化治疗并是万能的,笔者就碰到一个同事,3个月的宝宝连续雾化2月,咳嗽仍无好转,重新评估,抗感染一周后痊愈。如何疾病都需要评估-治疗-再评估-再治疗循环。

医院儿科完成了智能雾化室改造,让小朋友们不再恐惧,更容易配合,增加疗效。

医院儿科呼吸相关的专家有以下几位:

吴栩: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慈溪市医院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儿童哮喘协作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过敏学组委员、宁波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专委会成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青年委员,慈溪市临床儿科质控中心秘书,慈溪市人才工程第三人次人才。从事儿内科临床、教学、科研16年,擅长儿童呼吸系统、哮喘及疑难病的诊治及儿童重症疾病的救治。本人主持的慈溪市科技局课题《慈溪市喘息性疾病患儿人偏肺病毒感染状况研究》获年度慈溪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主持宁波市自然基金1项,完成慈溪市级课题1项,发表省级文章7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宁波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及儿科教育工作,对儿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儿科呼吸疾病: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卢松科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日下午

张丽芳主治医师专科门诊:周三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wh/105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