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5599614.html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持续的咳喘。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的吸入和呼出。正常情况下,肺内的气应该以下行为主,保持清肃、宣降的平衡。当咳嗽、气喘等呼吸异常症状出现时,表明病邪已经侵袭了肺脏。从临床观察来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他们的体质较差、病程较长。随着病情的发展,疾病往往会影响到其他脏器,由肺脏逐渐波及到脾胃,甚至影响到肾脏。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的本质是内伤虚证,其病位不仅仅局限于肺脏,而是涉及到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治疗思路,不再仅仅局限于肺的治疗,同时也可以摆脱“炎症”的束缚,避免过度使用清热消炎的方法。这样可以使中医的辨证论治更加精准和有效。慢性支气管炎的另一个主要证候是咯痰。这种痰的产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反应,同时也是病情加重或减轻的重要标志。在临床上,我们常常看到随着痰量的减少和消失,患者的咳喘症状也会得到好转和缓解。因此,对痰的辨证和治疗在本病中占有特殊位置。痰是人体阴阳失调的病理产物,也是“从外知内”、“见标识本”,据以辨证的重要客观依据。其产生机理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有关。内因如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水上泛,外因如六淫寒热之邪犯肺等等,皆可使水液运化失常,聚而为痰。慢性支气管炎的痰可分为寒痰、湿痰、热痰、燥痰四种。我们可以通过痰的量、质、色以及是否容易咯出来进行辨别。例如,“沫清是寒痰”,“多而易出是湿痰”,“稠浊是热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是燥痰”。当然,我们还需要结合脉象、舌象和其他症状进行综合辨证。通过对痰的观察和辨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变化,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祛痰药物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根据痰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用药。针对不同类型的痰,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例如,对于寒痰,苏子、白芥子是适宜的药物;而对于湿痰,半夏、南星则更为适用。对于热痰,瓜蒌、竹茹是理想的选择;而对于燥痰,川贝母、沙参则是最佳的药物。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祛痰的表面,而是需要深入探究痰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阳虚引起的寒痰,我们需要温化治疗,即使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对于肺脾阳虚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进行治疗;而对于脾阳不运的患者,理中二陈汤则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肾阳亦虚的患者,加减真武汤则能发挥出良好的疗效。对于湿痰的治疗,我们需要使用燥化的方法,此时二术二陈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热痰,我们需要清化治疗,清金化痰汤则是理想的药物。对于燥痰,养阴清肺汤则能起到滋润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寒痰较多见,而热痰则多见于感染后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痰可以从肺部降至肾脏,这表明病情已经加重。对于已经累及肾脏的患者,治疗起来会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临床上对肾阳虚者使用重剂量的附子等温阳药,自拟扶肾蠲饮汤进行治疗。这个药方对于畏寒怯冷、咳喘动则尤剧、咯白泡沫痰、量多易出、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曾有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于某某,患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在天气变化时最容易发病。近几年来病情加重,尤其在冬季严寒时症状更为明显。他的痰多为白色泡沫状,咳喘症状在活动后加重,不能平卧,畏寒怕冷,自汗恶风,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眼部略有浮肿,面色苍白无光泽,脉弦数而无力,尺部脉搏较弱,舌质淡嫩,舌苔淡黄滑润。经过辨证分析,我认为他是由于肾阳虚衰、饮邪内伏导致的病情。于是我给他服用扶阳蠲饮汤进行治疗。初服时没有出现口渴心烦等热象反应,于是我将附子的剂量增加,以增强温肾扶阳的效力。药后痰量减少,食欲逐渐恢复。服用7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喘症状大为减轻,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为了巩固疗效,我继续给他服用小剂量的右归饮进行调理。对于老年性寒饮病患者来说,肾阳不足是主要原因。治疗时应该以温肾扶阳为主。服用此方见效的患者不在少数。但需要注意的是,附子具有较大的毒性,需要先煎透熟至口尝不麻口时才可使用。对于肾阴亏损、水泛为痰的患者来说,咳喘气促、痰多味咸、舌红或紫、舌上少苔等症状较为明显。此时金水六君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熟地黄应该重用,其余药物用量为其四五分之一即可。如果本末倒置地使用药物,效果将不明显。肺与皮毛相合,本病患者肺气受损,卫外功能减弱,故极易感冒。感冒又常导致急性发作,促使病情加重。在治疗上,要遵循“急则治标(肺)”的原则。由于病人多阳虚之体,饮邪内伏,一旦受邪所侵,内外相引,每从寒化,发为表寒里饮之证。这是感冒的一个特殊类型,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相当常见。在面对此类疾病时,我常采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此方剂中,麻黄、桂枝、白芍药、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各成分功效显著。麻、桂、芍、草四味药,既能外散风寒,又能调和营卫;而姜、辛、味、夏四药则能温肺蠲饮、止咳平喘。若患者体内有郁热,我会加用石膏来调和。只要审证得当,此疗法疗效颇佳。我曾治疗一位患慢性支气管炎30余年的老年男性病员。他受凉后病情就会发作,症状包括恶寒、身痛、无汗、清涕鼻塞、咳喘泡沫痰多等。虽然体温高达39℃,但他自觉并不发热,也没有口渴、苔黄舌红、溲黄便结等“热”象。我为他开出小青龙汤,结果一剂药后热度就退了,两剂药后感冒痊愈,咳喘也有所缓解。如果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喘息和喉间痰鸣,我会使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对于表寒肺热、痰黄白夹杂的情况,定喘汤是最佳选择。而当肺热严重时,麻杏甘石汤则是首选。在治疗后,我会提醒病人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他们可以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健操,如太极拳和呼吸操等。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扶正培本。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肺气虚、卫外不固易感冒者,我会推荐使用玉屏风散;若脾虚消化力弱者,香砂六君子汤是合适的选择;对于肾虚、动则气喘的情况,我会根据情况选用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或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剂量需谨慎掌握。总之,治疗需耐心坚持,不可急于求成。#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hl/1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