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医院王金德,排版:上海交通大学徐秋栋

咳嗽是许多呼吸道疾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韩国结核病与呼吸病研究院组织成立了咳嗽指南委员会并由该委员会制定了咳嗽指南。该指南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咳嗽。本文提供咳嗽诊疗建议及指南概要,同时提供一套有关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疗方案。对于慢性咳嗽,需要考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因此,本指南中,多数建议是基于专家经验而制定。必须对咳嗽的病因治疗作进一步研究。

1

咳嗽的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咳嗽是正常的防御机制。但严重而持久的咳嗽是就诊的最常见症状。

2

咳嗽分类

咳嗽可以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按照病程长短分类有利于鉴别咳嗽病因。

3

急性及亚急性咳嗽

不应使用β2激动剂以改善症状。

4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

吸烟史、伴随症状、用药史等有助于鉴别诊断,首次就诊时有必要询问,且已充分满足鉴别诊断;

首先应当进行胸部X线检查,然医院设备情况逐步展开相关检查;

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以确定或排除UACS、CVA、GERD。

5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对于UACS,鼻内激素可能有利于改善症状;

对于UACS,口服激素可能有利于改善症状;

对于UACS,不推荐单独应用鼻减充血剂用于改善症状;

对于UACS,鼻内抗组胺药无助于改善症状;

对于UACS,抗生素无助于改善症状。

6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对于CVA,可考虑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以改善症状;

对于CVA,可考虑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以改善症状;

7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对于EB,不推荐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以改善症状;

对于EB,推荐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以改善症状;

8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对于GERD,推荐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改善症状;对于GERD,不推荐应用胃肠动力药以改善症状;

9

慢性支气管炎(CB)

对于肺功能正常的CB,推荐戒烟以改善症状;

对于肺功能正常的CB,推荐使用粘液活性剂以改善症状;

10

支气管扩张症

疑诊支气管扩张症时,即便胸部平片正常,也需要行高分辨率CT;

长程抗生素治疗需谨慎,因其一方面可以减少急性加重,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副作用。

11

细支气管炎

对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推荐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以改善咳嗽症状;

12

肺癌

如果存在肺癌或转移性肺癌的危险因素,应当行胸部X线检查;

当疑诊支气管腔内占位时,即便胸部X线正常,应当进行气管镜检查;

肺癌患者的咳嗽原因可能不是肺癌本身,因此,需要进一步评估咳嗽原因;

对于肺癌患者的咳嗽,应当积极处理,以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对于肺癌患者,应当按照药物作用机制进行阶梯化治疗以控制咳嗽。

13

误吸

进食或吞咽时发生的咳嗽,需要排除口咽性吞咽困难及误吸。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对于ACEI类所致咳嗽,推荐停用ACEI类药物;

15

习惯性、心因性

习惯性、心因性咳嗽是一种无意识的持续性咳嗽,没有基础疾病。当咳嗽无明显原因时,或当咳嗽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时,需要考虑该诊断;

习惯性、心因性咳嗽绝大多数在儿童期及青春期发病。成人发病者,可能伴有心理问题;

习惯性、心因性咳嗽的特征是精神紧张及社交活动时加重,睡眠后消失;

习惯性、心因性咳嗽只有在排除其他病因时才能作出诊断;

可以考虑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

16

间质性肺疾病(ILD)

慢性咳嗽是ILD的常见症状;

5%-10%的早期ILD患者胸部X线可能正常,因此ILD应当纳入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

咳嗽的加重因不同病因和基础疾病而不同。

17

环境或职业因素

环境因素和职业因素本身可激发咳嗽,或因其他原因加重咳嗽。因此,必须考虑环境和职业这两种因素。详细的暴露(接触)史、职业史非常重要。

18

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

考虑到韩国的结核病流行情况,超过2周以上的咳嗽需要疑诊和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对于不能解释的慢性咳嗽,需要考虑呼吸系统感染等病因。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对于不能解释或治疗无反应的慢性咳嗽,应当将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纳入鉴别诊断。

20

腹膜透析

咳嗽是腹膜透析病人的常见症状,其病因可能是GERD,或ACEI类药物,或感染,或肺水肿。

21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病人咳嗽的原因与免疫机能正常者相似;需要将机会性感染纳入鉴别诊断。

22

不常见原因

诊断不常见原因咳嗽,重要的在于了解那些少见病,做到临床疑诊,进行适当的检查评估。

23

特发性

对于特发性咳嗽,可以使用镇咳剂以缓解症状。

24

治疗药物:镇咳剂及粘液活性药物

镇咳剂分为中枢性镇咳剂、外周性镇咳剂。

中枢性麻醉性镇咳剂:吗啡、可待因;

非鸦片类中枢性镇咳剂:右美沙芬、左旋丙氧芬;

外周性镇咳剂:苯佐那酯、苯丙哌林、可可碱;

其他:阿米替林、巴氯芬、加巴喷丁。

粘液活性剂可分为祛痰剂、粘液调节剂、粘液溶解剂、粘液促动剂。

祛痰剂:高渗性盐水、典化甘油、多米奥醇、愈创木酚甘油醚、离子通道改性剂;

粘液调节剂:羧甲司坦、抗胆碱能药、糖皮质激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粘液溶解剂:经典粘液溶解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ystelyn(NAL,alysinesaltofN-acetylcysteine:N-乙酰半胱氨酸的赖氨酸盐----译者注)、溴己新、厄多司坦、福多司坦;肽类粘液溶解剂:阿法链道酶、凝溶胶蛋白、胸腺素β4;非破坏性粘液溶解剂:右旋糖酐、肝素。

粘液促动剂:吸入性短效β2激动剂、甲基黄嘌呤、表面活性剂、氨溴索、溴醋茶碱。

医脉通指南翻译组出品

医脉通指南翻译组,由医脉通用户组成,是一个平等协作的,国际指南翻译组织。

下载全文,







































哪治白癜风最好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7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