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医学界儿科频道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6月龄和高危婴儿有较高的病死率。
一
毛细支气管炎诊治流程
毛细支气管炎诊治的流程包括急诊和住院,首先需要使用评估工具来评价毛细支气管炎的严重程度。
然后给予支持治疗,在吸引治疗后,如果呼吸评分超过5分,就需要选择采用两种不同的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或肾上腺素吸入治疗,如何选择这两种药物呢?殷教授指出:这关键要看两者的治疗反应,如果治疗有效,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如果无效,但已经到了住院的标准,就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殷教授认为:该诊治流程只适用于:年龄<2岁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排除:
囊性纤维化(CF)患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
明显的或青紫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免疫功能低下;
在家氧疗患儿;
有明显的同存性疾病,需要合并治疗。
当提及哪些患儿符合入选标准时,殷教授认为:
这主要适用于使用了BannerHealthSystem(BHS)毛细支气管炎呼吸评分工具评估和评分(干预前后评分),殷教授说,一般我们要求每次干预后10-15分钟再评估和评分,同时要记录患儿既往过敏性疾病和喘息病史,还要记录哮喘的家族史,包括了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哮喘治疗情况。
同时也要进行必要时的口腔或鼻咽部吸痰:年龄适宜的可以使用吸球或BBG吸鼻器,而气道阻塞造成明显的呼吸窘迫可以进行深部吸痰。
同时要定时监测SaO2,每4小时1次(在急诊每小时1次),如果在急诊,或在最初的12-24小时有明显呼吸窘迫,年龄是<1-2月龄高危儿、早产儿或RS≥10,可以考虑连续进行SaO2监测。
初始氧疗:
只有在吸痰/重新定位探头后,SaO2持续<90%,需要吸氧;
02滴定,清醒状态时保持SaO2≥90%,入睡时≥88%。
毛细支气管炎评估:包括干预治疗前后评分
(每30-60分钟评估1次,而在急诊必要时实时评估);
如果治疗后评分0-4,可以必要时复评;
如果治疗后评分≥5,每4小时评估1次或必要时复评;
如果治疗后评分≥7,每2小时评估1次或必要时复评。
在入院或出院时即可开始进行家庭教育,如果评分>10,临床恶化,或新的O2要求,要及时的通知医生,如果有严重的呼吸窘迫或呼吸暂停,要考虑进行经鼻CPAP(Heliox)。当然如果患儿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可以通知医生。
白癜风症状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