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忆黎,年出生,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医院主任中医师,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妇科疑难杂症研究及临床30余年。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坐诊地点:胜利路口,城市广场对面震元堂三楼中医馆
预约、咨询
在线越医“这些天,我看到有关介绍冬病夏治的文章,其中讲到支气管炎、哮喘、咽炎等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冬病夏治得以治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日前,本报越医在线栏目热线-接到读者郑女士的电话,她说自己有慢性支气管炎很多年了,一到冬天就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很是难受。发作时就想着能早点好,不发作时就又忘记了。既然有冬病夏治这种方法,我也想去试试。
接到读者来电后,笔者联系了远在杭州,每周三上午来绍兴震元堂中医馆坐诊的主任中医师王忆黎教授。
冬病夏治不仅仅只有三伏贴
“冬病夏治在中医学里确实有这么一说,而且这些年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可。”听了笔者的介绍,王忆黎笑着说,今年入伏来以,医院、中医诊所里,前来进行“冬病夏治”的患者逐渐增多,特别是前去做“三伏贴”的患者更是增多。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这种病在冬天治疗效果较差,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疗。”王忆黎介绍说,冬病夏治的方法包括药物外治和内服,外治法就是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等,其中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就是药物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治疗法。
据王忆黎介绍,像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性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均可“夏治”。
王忆黎强调,对于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凡是调理脾胃、宣利肺气、袪除伏痰湿浊、扶助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等均属冬病夏治范畴,并非局限于贴贴三伏贴,中药调理范围广、针对性强,完全可以专门针对个体开展辩证施治。
治疗老慢支也需要辩证施治“既然说到了慢性支气管炎,应该说这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发作时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王忆黎说,目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病情却日趋严重!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邪气犯肺,肺失宣降,痰阻气道,久则伤正气以致肺虚,肺虚日久伤及脾、肾,脾虚则水湿停聚而生痰、肾虚则纳气无力而虚喘,气阴两虚,痰湿、痰热壅滞于肺’。”王忆黎说,因此,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而且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
据介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医治该病的主要原则,“急则治其标”是指在气喘发作时,先求稳定病情解除危机,然后再求治疗疾病的根本,否则病人性命不保,一切空谈。“缓则治其本”指病情较平稳时,只解除疾病症状不能完全治愈,犹如斩草不除根,唯有连根拔起以杜绝疾病之根源,疾病才得以彻底治愈。
“中医主张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王忆黎介绍说,夏季患者血脉通畅,皮肤腠理宣泄,此时恰当服用益气补阳药物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夏季服药、调养,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
当然通过调理方式,慢慢改善症状,一般要求连续用药3~5年。调理过后,冬天发病几率减小,症状慢慢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中医最大原则是辩证施治,郑女士如果需要调治,不妨来门诊看看,以便拿出有针对性的调治方案。”王忆黎说,冬病夏治三伏贴并非适合所有人,患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过敏体质及皮肤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慎用。王忆黎特别提醒,无论是“冬病夏治”还是夏令养生,都只是疾病治疗、身体保健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慢性病患者原本正在服药的,切莫盲目减药、停药。
来源:绍兴晚报 养生
绍兴晚报∣一个值得 绍兴晚报新媒-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