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其痛始于臀部,沿股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至足背为特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中医学认为,多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易招致风寒湿三气侵袭经络,客于坐骨神经所致;或素有外伤,复受外邪而诱发。西医学认为: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附近各组织髋关节、骶髂关节疾病、子宫及前列腺癌肿、腰骶脊髓及其神经根的肿瘤等均能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多呈持续性钝痛,或发作性烧灼痛,或刺痛,或夜间痛剧。腰痛明显,甚则伸腰、行走受限,且其痛加重,也可因咳嗽、喷嚏等而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沿坐骨神经走向有多处压痛。
[疗法]
配穴方一腰俞、环跳、委中、申脉、坐骨(大转子与尾骨尖连线的中央下1寸处)。行痹配昆仑;着痹配阳陵泉;痛痹配十七椎;热痹配绝骨。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出血各数滴。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坐骨神经痛。
配穴方二委中(患侧)。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在委中穴处血络点刺出血,针后再拔火罐,留罐10分钟,首次出血约10毫升。若小腿仍发胀,配后溪穴,用毫针刺人,边捻转边活动,留针10分钟。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坐骨神经痛。
附记:屡用效佳。一般1次见效,3次即愈。本病病变部位,一般为太阳和少阳二经居多。委中配后溪,同名经相取,上下配穴,相得益彰,故用之效佳。
配穴方三主穴:环跳、肾俞、八髎。配穴:按疼痛放射部位分经取穴,如沿足太阳膀胱经取白环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沿足少阳胆经取风市、阳陵泉、丘墟、临泣等;阿是穴(按压痛点取1~2个),
方法:用挑刺放血法。每次按病情选取2~5个穴。正确选定穴位,常规消毒,1%普鲁卡因局麻后,再用10号缝衣针或三棱针(须经消毒),横穿过穴下皮肤,提起并摆动几下,用手术刀割断肌纤维,也可将肌纤维拉断。反复挑拉,将皮下白纤维挑尽为度。纤维残留露出表皮者,用剪刀剪尽。如遇挑刺处出血过多,即停止挑割,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血止后再挑,挑后用碘酒消毒,并用纱布覆盖固定。将每次所选穴位,逐穴挑后为1次,7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坐骨神经痛。
附记:治疗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挑治当日,伤口禁用水洗,注意休息,并忌食酸辣及发物。
配穴方四下腰痛取腰俞、中膂俞、白环俞、八髎、环跳;下肢痛取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
方法:下腰痛每次取1~2穴,用点刺放血法,下肢痛每次取2~4穴用结扎放血法。均用三棱针点刺各放血数滴。每日或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坐骨神经痛。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fl/1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