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肺部疾病(DLD)
和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
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最大的难点
这类疾病诊断技术要求高,医院难以应对,医院难以确诊,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患者症状和肺功能进行性恶化。
近年来,医院呼吸医学中心在李强教授(世界支气管病及介入肺脏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介入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等)带领下,团队成员朱晓萍(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间质病学组副组长),罗志兵和高少勇等不懈努力;依托呼吸介入诊疗中心平台,开展了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ransbronchialcryobiopsy,TBCB)技术。
?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
与传统技术相比的优势
外科肺活检是诊断这类疾病的金标准,但因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受心肺功能限制等因素,临床开展仍然不多。
传统经支气管钳夹活检因获取组织标本小,人为挤压严重,质量较差,不能满足病理诊断的要求,不推荐用于DLD/ILD的诊断。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
获得的组织标本体积大,质量高,标本内部组织结构破坏少,能充分满足病理学家诊断要求。此技术还兼具手术创伤更小,花费少等独特优势。同时我院在虚拟导航、径向超声探头、C臂X光机等引导设备辅助下实施TBCB,更利于准确定位提高诊断阳性率,同时避免气胸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分析
1
男,68岁
因“发热3周,咳嗽1周”入院。
胸部CT报告: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细小结节影,两肺散在炎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无效。痰,血液及肺泡灌洗液检查无病毒,细菌,真菌和结核等感染证据。患者有接触灰尘史、IgE增高、吸入物过敏原:屋尘螨/粉尘螨阳性,并结合影像特点考虑过敏性肺炎可能,给予甲强龙治疗十天,但影像学无改变甚至加重。D-二聚体不明原因明显增高,诊断治疗陷入困境。
可幸的是,在径向超声探头和C臂X光机引导下实施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共取到6块0.6cm组织,病理诊断:肺血管内淋巴瘤。
述
评
肺血管内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几乎均位于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腔内,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一般查不到肿瘤细胞,也不伴有淋巴结肿大。如果不借助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难以诊断。且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外科肺活检,患者的接受度,花费及损伤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尤其诊断明确后,很快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对患者意义重大。
2
女性,72岁
因发热、干咳、乏力伴活动后气短2月入院。
有高血压10年及糖尿病7年,控制较好。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偏高,肺部CT:两肺弥漫多发的小斑片状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且病变较两月前明显进展。
风湿免疫指标检查:抗核抗体阳性(颗粒型),pANCA阳性(+),双链DNA15.12IU/mL偏高,抗MPO-ANCA抗体19.46RU/mL正常。
但临床表现及其它实验室检查无风湿免疫多系统损害的任何证据。
冷冻肺活检病理结果:过敏性肺泡炎。经过甲强龙静滴40mg5天及美卓乐口服治疗共三周后症状缓解,胸部CT显示:病变几乎完全吸收。
述
评
该病人临床,影像学均不支持肺部感染性病变;风湿免疫疾病临床缺乏证据;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也无线索和帮助。抗感染治疗无效,病变又在明显进展,诊断治疗陷入困境。采用冷冻肺活检术后,很快诊断明确,针对性的短疗程激素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
3
男性,65岁
冶炼厂一线工作三年,吸烟史:30包/年。
主因”间断咳嗽咳痰8月余,活动后气促加重10天”入院。
患者入院前8月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痰,近两月来无发热,无胸闷气喘等不适,于外院多次就诊,肺CT提示:双肺间质性改变,但具体病因不明。给予富露施及抗感染等治疗,但症状持续无好转,并出现活动后气促加重,肺功能也较前加重,肺功能:轻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
患者入我院后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冷冻肺活检术。
病理诊断:小气道病,考虑吸入(吸烟)相关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
述
评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被证实与吸烟相关,临床表现和CT表现均缺乏特征性表现,确切诊断需要外科肺活检取材的组织病理学资料。该患者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后明确诊断,创伤小,风险相对低,花费少。且此病一旦明确使用激素治疗有效,患者预后截然不同。
4
女性,63岁
因“胸闷气促伴咳嗽2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伴咳嗽、无咳痰、自觉体力不支,长期卧床,无胸痛。予口服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未缓解。近2月来消瘦明显,气促症状加重,胸部CT示"双肺多发实变及斑片影,考虑炎症,双侧少量胸腔积液,纵隔及双肺门多发小淋巴结,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硬化。炎性指标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00mg/L,WBC16.^9/L,中性粒细胞85.0%,淋巴细胞百分率8.5%,血红蛋白测定(Hb)98.0g/L偏低。患者房颤,口服胺碘酮半年。
入院诊断:1.胸腔积液:结核性?癌性?2.肺炎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予以胸腔穿刺引流,积极抗感染,抗凝,补充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护胃,营养支持等。.4.22行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送检高通量二代测序(NGS)检查发现耶氏肺孢子菌、黄曲霉、诺卡菌,液基细胞未见明确肿瘤细胞。予以美罗培南、卡泊芬净抗感染治疗。但5天后复查胸部CT较前进展,遂于.4.28再次行气管镜检查+活检。肺泡灌洗液送检NGS再次提示曲霉菌,活检病理未见肿瘤依据。全科讨论:考虑胺碘酮肺炎不能除外,遂于.4.30起予以甲强龙冲击治疗,伏立康唑抗曲霉菌治疗。之后患者神志、精神、胃纳、呼吸情况较前逐渐好转。但10天后复查胸部CT:双上肺实变,磨玻璃影较前增大和增多。
全科病例讨论后意见
支气管镜检查和冷冻肺活检术,术后病理:肺组织纤维化伴肺泡上皮增生,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故排除肿瘤,诊断为胺碘酮肺炎,继续激素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复查胸部CT较前明显吸收好转后出院。
述
评
对这样一个重症病人,结合病史,影像学资料,即使肺泡灌洗液送检NGS以及两次支气管镜镜检查后,经过系统针对性治疗,病变仍然在进展,激素继续治疗与否,以及肿瘤能否完全排除,非常困扰临床医生。经冷冻肺活检术后迅速明确诊断,治疗瞬间指向清晰:肺部肿瘤排除,肺部主要病变为胺碘酮造成机化和纤维化改变。冷冻肺活检术完全改变了患者的预后,针对性的治疗也减少了花费并减轻了不必要的药物的附加损害,缩短了ICU医院负担意义重大。
介
李强
医院
大内科/呼吸中心主任
来源:医院
编辑/排版:黄玲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