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界,初诊率只有10%的疾病,你猜是什么?
1病例呼吸内科来了一个50多岁的女患者,因为咳嗽咳痰10个月,加重20来天入院。
她在10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四肢无力,自服抗生素无效,医院接受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未见明显改善。
半年后症状又加重,医院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美洛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西拉司汀、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症状还是无改善。
2个月前又因午后低热,伴有盗汗、乏力、明显消瘦再次就诊,以“肺结核”收治入院,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情仍然无好转。
患者既往鼻窦炎30年,吸烟史20年。
查体:
营养不良,口唇发绀,轻度杵状指(趾)。
胸廓略桶状,听诊双肺呼吸音弱,闻及断续性细湿罗音。
辅助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3次痰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痰3-次培养为酮氯假胞菌生长。
血气分析PH7.38,PaOmmHg,PaCommHg肺通气功能检查FFV10.74/L,占预算值的28%,FVC1.76,FEV1/FVC占预算值的42%。
影像学检查:
胸部HRCT检查提示两肺弥漫性细结节样影,伴树芽征,细小支气管扩张,小气道支气管双轨征。
看到这里,大家能猜出这个患者的诊断方向是什么吗?又该怎么用药治疗呢?
2推理分析突破点在哪里呢?
对!是“断续的湿性啰音”。
胸部高清CT的检查结果提示两肺弥漫型的细小结节影和线性影,结合肺部体征,我们是否想到了一种疾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以慢性鼻窦炎,支气管炎,两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病变为特点的独立疾病。
而这种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易造成误诊误治。这时详细的询问病史和细致的体格检查往往能获得意外的诊断线索。
诊断标准
必须项目:①持续咳嗽、咳痰及活动时呼吸困难;②合并有慢性副鼻窦炎或有既往史;③胸部X线见两肺弥漫性散在分布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或胸部CT见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参考项目:①胸部听诊断续性湿罗音;②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低下(70%以下)以及低氧血症(PaOmmHg);③血清冷凝集试验(CHA)效价增高(1:64以上)。
确诊:符合必须项目1、2、3,加参考项目中的2项以上。
一般诊断:符合必须项目1、2、3。
可疑诊断:符合必须项目1、2。
这样解说,大家是不是更明白了呢?
3用药治疗确诊了病症,在用药上,我们也就能够有的放矢了。
首先,肯定要立即停止抗结核药物。患者已经被排除了结核病的可能。
其次,我们给予罗红霉素0.15每天,甲泼尼龙片20mg,口服一天一次。辅以解痉祛痰治疗,患者病情出现了明显好转,肺功能检查明显改善,住院2周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情况良好。
临床上,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初诊率仅为10%,临床症状需要与众多肺部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方能诊断,此时胸部CT检查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结合体征、血气分析、肺功能监测、冷凝试验可提高确诊率。
大家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低初诊率怎么看?
在医客APP评论或对我们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egm.com//kcyhl/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