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能保证机体基本营养物质供应,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美食。
栗子吃法很多,可生食、蒸食、炒食、煮食,或用栗子粉制各种糕点,还可与其他食材搭配做成各种香气四溢的美味佳肴。
其中糖炒栗子是全国闻名的冬季常见小吃。
糖炒栗子原是京津一带别具地方风味的著名传统小吃,也是具有悠久传统的美味。《华夏美食趣话》称:据考,炒栗子始于宋代,此前多为蒸煮后食用。现在糖炒栗子凭借其本身香甜软糯的美味,已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飘香多年。食用提示:板栗虽好,但生吃难消化,熟吃易滞气膈食,故一次不能吃太多,特别是小朋友。生吃补肾,熟吃健脾栗子味甘,入脾、胃、肾经,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板栗的吃法大体分为生吃、熟吃两种。一般认为生吃补肾,熟吃健脾。生吃板栗可以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生食板栗还有止血的功效,若将生板栗去壳捣泥,涂于患处还可以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板栗可炒或蒸煮熟吃。对于“脾虚”特别是小儿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的小儿脾虚证,可将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饼食用,或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调理胃肠。这种吃法也适合治疗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气虚乏力。栗子保健食疗药膳栗子粳米粥材料:栗子50克去壳,粳米克。做法:两者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粥,用白糖或油盐调味即成,可作早晚餐温食。功效:此粥健脾养胃、强筋补肾,尤宜于老年人机能退化(肾虚)所致的胃纳不佳、腰酸背痛、下肢无力、步履蹒跚及脾虚泄泻等症。栗子核桃糊材料:栗子40克去壳,核桃40克,白砂糖40克。做法:栗子炒熟与核桃仁一起捣成泥,加入白糖拌匀放入碗中,用沸水调成糊即可。当点心或早餐食用。功效:此糊补肝肾、壮筋骨,尤宜于肾虚性耳鸣耳聋、阳痿遗精、腰痛喘嗽等症。淮山板栗鸡材料:新鲜的铁棍山药1根,新鲜板栗仁12个,鸡半只,猪展肉适量,生姜三片,红枣5枚。做法:
1、铁棍山药去皮切段(放入冷水中浸泡避免氧化)、板栗洗净、鸡洗净斩大块、猪展肉切成合适的块备用。
2、将鸡肉、猪展肉放入沸水中去血水,沸水中可加入少许生姜片去腥。
3、将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倒入适量的水,炖至1-1.5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即可食用。功效:补气健脾益肾、养血补虚。板栗焖排骨材料:排骨克,板栗克,姜10克,葱10克,食用油、盐、酱油少许。做法:排骨切块洗净飞水,板栗蒸熟去壳切皮,生姜切片,葱切段,姜葱用油爆香,放排骨、板栗焖30分钟,加盐、酱油调味。功效: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老少皆宜。栗子炖母鸡材料:栗子克,母鸡1只(约0克),姜片20克,葱段30克。做法:鸡去毛脏,洗净切块,入砂锅加水烧沸,撇净浮沫;再放栗子、姜、葱及适量料酒,炖至栗子、鸡肉熟透,用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每周1~2次。功效:此膳补益气血、强壮身体、健脑益智,尤宜于身弱乏力、记忆力不佳等症及脑力劳动者。■养生馆健康咨询/预约电话
监督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